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22日宣布歐元區逾1萬億歐元規模資產購買計劃(量化寬松),以應對區域內持續的通縮壓力并促進經濟復蘇。
德拉吉在當日歐洲央行議息會議后說,在已有的資產支持證券和擔保債券購買外,歐洲央行決定擴大債券購買范圍,計劃自今年3月起每月購買600億歐元政府與私人債券,預計將持續至2016年9月底。
德拉吉同時表示,歐洲央行會確保購買計劃持續至區域內中期通脹回升到接近2%的目標水平,這意味著實際執行期限可能長于現有計劃。
當前歐元區通脹率已連續多月處于歷史低位,2014年12月通脹率初值為負0.2%,陷入技術性通縮。
德拉吉說,歐洲央行將與各國央行共同購買歐元區各國政府、機構以及歐洲機構債券。其中,歐元區各國央行按其在歐洲央行核心資本中的出資比例購買本國政府及機構債券。另外,歐洲機構債券也由各國央行購買,額度約為總購買計劃規模的12%。歐洲央行則購買占總計劃規模8%的債券。僅后兩部分,即占總計劃規模20%的債券由歐元系統共擔風險。
此前有批評稱,由各國央行購債并承擔本國債券風險將削減量化寬松有效性。德拉吉對此說,歐洲央行將主導購債計劃的全部技術細節,以確保歐元系統內貨幣政策的一致性。德拉吉強調,包括國債購買計劃在內的央行貨幣政策僅能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歐元區各國需要繼續推進結構改革與財政整固才能重獲增長動力。
相關
歐版QE對我國影響幾何
國務院新聞辦22日召開“2014年外匯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歐版QE出臺等問題做出回應。
面對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即將推出的量化寬松(QE)政策,管濤表示,歐元區可能出臺的QE對我國影響有利有弊。一方面,歐版QE一定程度有助于緩解美國QE退出的緊縮性影響。另一方面,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勢分化會影響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這將加劇國際金融市場特別是外匯市場的振蕩,新興市場管理跨境資本流動和匯率預期的難度也會增加。
管濤說,歐元是世界主要貨幣,其宏觀經濟政策有巨大的溢出影響,外匯局一直在密切關注。總體看,歐版QE只是影響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需要結合其他因素綜合分析,做出總體判斷,做好相關預案。
“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這是大勢所趨。開放以后,跨境資金波動可能會更加常態化。一是要增加容忍度,二是要練好‘內功’,應對開放以后的跨境資本流動沖擊。”管濤說。 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