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石甕子美麗鄉村建設的縣級包抓領導,柞水縣縣委書記陳璇十分重視對石甕子的開發方向定位與規劃。他深入考察浙江安吉、安徽黔縣等地的美麗鄉村建設后,專門聘請浙江遠見設計公司,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板塊、大景區進行整體策劃、系統包裝,并全程指導建設開發,防止了規劃與建設“兩張皮”。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何鐵虎和柞水縣縣委書記陳璇等領導同志的帶領下,石甕子美麗鄉村建設正以高速發展的態勢跑步前進。柞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章登暢說:“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站在更高的層級,讓國內甚至是國際客人走進石甕,破譯地質密碼,探訪秦嶺奇觀。因為秦嶺是世界的,所以石甕是唯一的。”
下梁鎮黨委書記王治安告訴記者:“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近5個月來,我們按照景區依托型的功能定位,堅持以綠色之美、簡約之美、格調之美、創意之美、原生之美為建設理念,積極改善基礎設施,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著力培育特色產業新業態,深入挖掘石文化和禪文化,奮力打造環境美、業態強、民風好的美麗鄉村、幸福社區。”王治安說,石甕子社區美麗鄉村建設以“禪意秘境”為形象定位,重點對峽口至溶洞廣場主干道全長4公里的區域進行了規劃,分為慢生活體驗區、山水暢游區、特色小鎮區、農家生活體驗區、生態農家感受區五個片區。慢生活體驗區,重點實施門戶標志建筑,人行棧道建設,小廣場建設,小游園建設;山水暢游區,重點打造水車景觀帶,步行街水景觀建設,禪怡景觀小品建設;特色小鎮區,重點實施居民房屋改造,農家樂集群改造,旅游產品展廳建設,網絡服務站點建設,生態停車場建設;農家生活體驗區,打造西坡飲食一條街,特色石頭展示觀光區,水果采摘園建設;生態農家感受區,重點打造特色客棧,特色農家飯莊,高端民宿。目前石甕子社區已完成投資1.28億元,相繼實施了接待服務區建設、步行街改造、生態停車場建設、河堤工程、民居改造、天書山寨開發等3大類14個子項目,配套啟動了東甘溝、西干谷、古道嶺開發和天書小鎮建設等涉游項目,呈現出起步良好、推進有力的局面。王治安說,根據建設規劃和建設進度,預計到今年底可完成整個工程量的70%左右,明年將聚力完成剩余的建設任務。石甕美麗鄉村建成后,對于推進溶洞景區擴容升級、提升景區配套服務、延長游客逗留時間、帶動居民持續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設計精巧的石文化旅游
石甕子美麗鄉村的建設者們匠心獨運,充分挖掘當地的石文化,傾力將其打造成石甕子鄉村游的金字招牌與靈魂核心,使石甕盡快形成了自己的建設風格。柞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章登暢說:“石甕雖然也是秦楚移民交匯的區域,但居民都是逃荒避難的窮苦人家,看到的民居只能滿足遮風擋雨防盜御獸,沒有深厚的建筑文化遺存,門戶區的闕門可以作為旅游的指向標識。過去的建材基本是就地而取,因此,我主張石甕的建設以鄉村風為主,減少水泥與鋼材用量,即使要用也要隱蔽其形態。升華原木、毛石、竹子等藝術表現力,展示本土建材的無限魅力。”章登暢講道,石甕要把石洞、石坎、石墻、石炕、石味作為品牌。石洞就是溶洞,而且尚有一百多個沒有開發;石坎、石墻主要在堤壩、房舍建設中,砌出堅固、實用、美觀的立面;回歸土炕時代,推出棕毛草墊、冬暖夏涼、現代舒適的養生石炕;讓石頭熱能、石頭餐具、石頭器具在餐飲與休閑中廣泛運用,一展風采。磨溝峽的水能引進石甕街這是歷史的突破與貢獻,流水渠道、周邊環境要質樸自然,不要過度裝飾,并適度布置一些水池與石甕,養魚防火的同時,也對南人北漢作以區別;干佑河豐水季脾氣暴躁,枯水時清瘦羸弱,攔河蓄水不實際,可在河道游憩上做文章,不過,親水設施要牢固安全、休閑環境要干凈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