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記者 劉少鴻 唐淑君 李 亮 左 京
這是詩一般的地方,垂釣的人悠閑地等著魚兒,孩子們在蔬菜園里享受著采摘的樂趣,老人們或在花園中散步,或在小木屋里休憩,感受著這里的浪漫溫馨;這又是畫里呈現的場景,千畝潔白的荷花,引來白鷺棲息起飛,波光粼粼的湖面,荷花倒映,游人們在廊亭上賞花載舞,處處充滿著詩情畫意。這里僅僅是一個鄉村,卻有著濃濃的文化氣息,這里有中國最大的盆景、中國私家園林里最大的疊山瀑布和西北第一家徽派藝術博物館,既能感受到徽派頂尖私家園林亭臺樓榭、移步換景的精致之美,又能欣賞到徽文化中最令人震撼的盆景、建筑、歙硯等文化遺產。在這里,青磚、灰瓦、馬頭墻,漫川大調、花鼓戲,既可欣賞到特色的鄉村美,又可感受到經典的鄉村味。來這里吧,漫川關鎮前店子村里熱情好客的村民正等著您呢,樹蔭下一起品嘗著正宗的漫川八大件,飲著自釀的苞谷酒,在這個秦楚文化交融的地方感受美麗鄉村的樂趣。
打造特色鄉村游品牌
車一駛出福銀高速漫川關出口,就能來到山陽縣漫川關鎮前店子村。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601戶2273人,離鎮政府只有2公里,北接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南倚漫川古鎮,縣道黃漫公路穿村而過,區位優勢明顯。這里田園風光優美,有千畝水田的田園風光和200多畝設施蔬菜,并有砧子石、藏經洞、朝陽洞、千佛洞和竹林寺等豐富的景觀資源;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地處秦頭楚尾,民間舞獅子、劃旱船、唱孝歌、吃“八大件”等傳統民俗文化內容豐富,砧子石民間傳說和藏經洞、朝陽洞、千佛洞等宗教文化挖掘培育基礎好。
今年,這里被定為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市、縣各級領導多次深入現場督查指導,縣級包抓領導經常現場督辦,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抽調骨干力量駐扎現場有力推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市長陳俊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多次深入該村調研美麗鄉村建設,現場辦公解決突出問題。她強調,前店子村是我市重點打造的8個美麗鄉村示范村之一,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積極拼搶機遇,精心策劃、包裝、爭取項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精心打造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品牌,真正讓游客流連忘返、讓農民增收致富。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李吉斌任第一組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先友任組長,縣委常委、副縣長和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相關鎮和部門為成員的前店子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組建漫川旅游開發管委會,對建設工作牽頭抓總、全面負責。
為確保建設規劃緊貼村情實際,兼顧長遠發展,該縣將前店子等漫川古鎮周邊5個村作為全縣今后3-5年美麗鄉村建設村,一次規劃,梯次建設,利用3—5年時間,構建“一心四線六區”旅游經濟區,并將前店子村作為旅游綜合服務區和休閑養生區予以重點打造,著力完善山陽旅游“六要素”,凸顯古香古色古韻格調,賦予新的旅游元素和文化內涵。縣上通過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建設了法官秦嶺原鄉、山陽游客服務中心廣場、生態停車場、旅游商業步行街、徽派民居群和迎賓大道、田園旅道等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通過招商引資實施了西北最大的私家園林博物館——漫川人家和商洛首家現代農業產業觀光園——鼎盛源現代農業園區。在前店子等周邊6個村莊建成千畝林果采摘園、中藥材觀光園和千畝荷塘觀賞園,開發旅游商品8類66種,建設100戶農家樂集群,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就業5000余人,年戶均增收2萬余元,實現了鄉村變美、農民致富的雙贏目標。下一步,村上還將按照“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發展思路,充分挖掘古鎮旅游文化內涵,將漫川古鎮周邊6個村打造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成宜居、宜業、宜游、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美麗鄉村,為商洛旅游產業健康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特色項目支撐旅游發展
在如今的前店子村,常被人提起的“漫川人家”,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私家園林;徽派建筑風格,白壁青瓦馬頭墻,墻頭手繪的喜鵲登梅和松鶴延年圖畫,象征著吉祥如意和延年益壽,門口的十八羅漢和獅子古石雕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雕工細膩、線條流暢。園林里有中國私家園林里最大的疊山瀑布,有徽派木式建筑——茶樓“品茗閣”,可以申報世界吉尼斯記錄的特大型斧劈石盆景,還有富含300多件名家名作的徽派盆景博覽園、匯集了竹、木、根、石雕和歙硯5種藝術形式藏品的徽派藝術博物館……處處都是精心打造,件件都富有藝術特色。
據了解,“漫川人家”是今年縣上的招商項目,項目總占地220畝,計劃總投資5.5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漫川人家”私家園林項目,二期計劃建設徽派四合院式別墅度假群。一期占地78畝,于今年2月10日啟動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5億元,主要由徽派私家園林、徽派盆景博覽園和徽派藝術博物館三大部分組成。除過該項目外,村里還建起了漫川生態農業產業休閑園,休閑園是以陜西鼎盛源實業有限公司為依托、以生態農業產業帶動農民增收、以休閑農業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綜合型園區。園區規劃總投資2.2億元,規劃面積7600畝,其中核心區占地600畝。在建設上,堅持把生態農業產業發展和漫川古鎮旅游開發、前店子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產業和休閑觀光項目,著力打造產業支撐、四季有景、休閑觀光和溫泉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園區。項目共分兩期實施,一期主要規劃建設農業產業基地、水產養殖基地、荷花、油菜觀光區、水果采摘區四大功能區域。二期主要規劃建設水上樂園、溫泉養生、休閑度假、游客服務中心等設施。預計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集“生產、休閑、康樂、自然”于一體的綜合型示范園區,為推動該縣農業轉型升級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并和天竺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漫川關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以及金錢河百里生態旅游長廊共同構成山陽旅游、休閑度假的新亮點。
據漫川旅游開發管委會負責人介紹,美麗鄉村建設啟動以來,村里提升了基礎服務設施,打造了旅游商業步行街,按照5A級景區標準,建成了西北最大的私家園林博物館和現代農業觀光園兩大園區,有力支撐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時也填補了商洛旅游的空白。
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鄉村
為了真正讓村莊變美,村里狠抓“五改三建”和“五堆”清除工作。以徽派風格改造房屋125戶,硬化串戶路45公里、庭院380戶1.5萬平方米,改廁改圈56個,建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各1處,全村實現了入戶道路水泥化、房屋民俗化、廁所清潔化、院落景觀化“四化”標準。村上還大力實施小流域治理、坡改梯、荒坡造林、綠化美化、水體景觀等工程。新修加固河堤6處16公里,修建攔水壩9個,安裝大理石護欄1500個、亮化彩燈3000個,坡改梯130畝,荒山造林300畝,栽植風景樹和花卉苗木4.2萬株,呈現出綠意盎然、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景觀。
近來,前店子村村民鄧昌金常常坐在家門前發呆,他甚至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寬闊整潔的路面、偌大的停車場、漂亮的休閑廣場、高端大氣的園林式建筑,不出100米,自己這個土生土長的鄉村人就能體驗到這些本只能在電視里看到的城市氣息。“原來就羨慕城里人可以逛公園,現在我的家門口就有一個氣派的大公園。”鄧昌金笑著說。他還記得幾年前,自己的家鄉還是這幅模樣:古老陳舊的村民院落,以土房為主,橫七豎八的破舊不堪,垃圾遍地,蚊蠅孳生,臟亂差現象尤為突出。現在一眨眼,村里人都住上了漂亮的樓房,家鄉也變成了花園式的村莊。
鄧昌金還記得這樣一句話:“讓農民把錢袋子鼓起來,才是建設美麗鄉村最永恒的主題。”這是縣委書記李吉斌在調研美麗鄉村建設時要求的。今年,鄧昌金的房子在村里統一的規劃下進行了改造,在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們一家辦起了農家樂和超市。農家樂由兒子經營,自己和老伴經營著小超市。因為在公路邊,他的小超市生意一直很好,尤其是美麗鄉村建設以后,項目上的工人也經常來此買東西。“原本我還擔心,現在這個季節農家樂生意肯定不行,沒想到自美麗鄉村建設以來,天天都有游客,農家樂自然也就不愁生意。”鄧昌金說。除過經營農家樂和超市外,鄧昌金還將地租給了農業觀光園,一年收取2400元的租金。“原來種地費勞力還賠錢,現在凈賺,哪有這么好的事啊。”鄧昌金的家人在一旁也笑呵呵地說著。據該村村文書蔡邵芳介紹,美麗鄉村建設真真切切為群眾帶來了實惠,村里一共流轉土地3萬多畝,群眾從中可收取租金,有勞力或者技術的群眾紛紛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新項目和農家樂集群的建成解決了村里的閑散勞動力,幫助群眾走上了致富的路子。
精神文化塑造
美麗鄉村之魂
為了凸顯出美麗鄉村的內涵美,在市、縣各級領導的重視下,村里建成秦風楚韻風格標識標牌56個、景觀小品120個,完成竹林寺、千佛洞2個文物保護單位修復工作;著力凸顯鄉土文化,在改造民居時修舊如舊,保留土房子54戶,修鋪石子路81條,修建籬笆墻500延米,形成獨具特色的自然村落、民俗院落和鄉土氣息;廣泛吸收徽派文化,將徽派元素融入到新型社區建設之中,改造徽派建筑風格民居125戶,修建村口徽派文化墻1面,使全村具有了現代氣息;組建漫川大調、社火、花鼓戲、秧歌隊等民間文化演藝團隊3支,塑造了鄉村的魂,扮靚了鄉村的景,抓住了游客的心,美麗鄉村品牌內涵逐漸彰顯。
“我們的家鄉大變樣了。”58歲的村民陳金春說。記者路過她家時,陳金春正和家里人制作紅薯粉。她告訴記者,家里房子的外裝修就是政府統一給規劃設計的,家里一分錢也沒出,她和孩子也已經商量過了,明年她們都不去外地打工,留在家里熱熱鬧鬧開農家樂。“現在村子變美麗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前來,我們也準備借著開農家樂的機會,將我們當地的美食奉獻給大家呢。”陳金春的丈夫說。他們一家人制作紅薯粉就是為明年農家樂做準備的。“就是啊,政策好了,老百姓的日子也過好了,我們也要為宣傳家鄉、宣傳自己出一份力呢。”陳金春說。
羅武珍也是前店子村人,丈夫和孩子都在跑運輸,平時只有她和婆婆兩人在家。她對婆婆的孝順可是遠近聞名,從未和婆婆翻過臉,一日三餐細心照顧她的婆婆。“每個人都會老的,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羅武珍說。自從美麗鄉村建設以來,她常常號召村里人學習中華傳統美德,提高自身素質,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村子都變美了,人自然也要變‘美’呢。”羅武珍逢人就笑著說。在前店子村,每年都會評選出一些表現突出的人,張貼在村里的文化墻上。今年評選出的人除過羅武珍之外,還有該村助人為樂模范徐啟兵。徐啟兵是前店子村前二組村民,在外務工多年。多年來他相繼組織本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幫助村民找到賺錢的路子。他也非常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建設,2014年他為村里維修旅游經典唐代千佛洞捐款8000元,受到群眾的一致贊揚。“在村里評選出道德模范,就是為了讓這些人起到帶頭作用,真正讓前店子村不僅村莊美,人更美。”蔡邵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