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南麓的璀璨明珠
步入古樸靜謐的云蓋寺鎮云鎮村,千年古剎莊嚴地矗立在村頭,訴說滄海桑田的悠遠故事;一股山泉水被恰到好處地引入古街,小金魚悠閑自得地在水里游來游去。流水潺潺,穿過明清時期留下的古老的四合院,聆聽最美的時代音響。在這既有江南小鎮風情又充滿北方恢宏氣質的地方,讓人不由感慨:云鎮,是鑲在秦嶺南麓的一顆璀璨明珠,光芒四射。
云鎮村位于鎮安縣城以西18公里,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906戶3232人,總面積14.26平方公里,是云蓋寺鎮政府所在地。今年以來,云鎮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堅持與省級文化旅游名鎮相結合,與3A級景區創建相結合,與陜南移民搬遷相結合,以傳統文化體驗為特色,編制了文化旅游名鎮建設、云蓋寺及云鎮老街保護、美麗鄉村建設等規劃,實行政府主導、部門支持、群眾參與、鎮村共建的建設機制,全力打造富裕、有人氣、可持續發展的美麗鄉村。目前云鎮村門戶區游客服務中心已全面建成,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古街127戶民居修復和后街224戶民居仿古改造基本到位,64戶商鋪已陸續對外營業。
云蓋寺鎮黨委書記姜維杰告訴記者:“云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快步推進,離不開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劉榮賢和市委常委、鎮安縣委書記李波等領導同志的關懷與幫助。”作為市級包抓領導,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劉榮賢非常重視云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親自帶領市住建、旅游、水利、交通等部門到云鎮考察,認真實地調研,現場對經營、同式化、招商引資等提出意見建議。同時督促縣上解決項目資金1700萬元,部門幫扶資金300萬元。市委常委、鎮安縣委書記李波作為云鎮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包抓領導,八九月份幾乎每周都要到云鎮對建設進度進行督促,解決資金等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同時安排專人在鎮上主抓,做到一周一檢查、半月一匯報、一月一通報,督促考核各責任部門任務完成情況,確保云鎮村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順利扎實開展。
姜維杰說,截至目前,云鎮村已累計完成投資16695萬元,主要完成了一街、一河、一路、一業的“4個一”建設項目。“一街”,以修復保護前街、半邊街、后街等古鎮街區為重點,全面實施了老街保護工程。完成了財神廟、戲樓的修復工作,實施了古街127戶的民居修復工程,改造水電網600米。今年來,按照明清建筑風格,對后街224戶民居進行了仿古修復改造,并圍繞鄉村旅游產業,配置水、電、路、視、訊、排水、排污、水景等基礎設施。“一河”,以實施引水排污、生態保護、河堤改造等工程為重點,將全長18公里的河道進行綜合治理,新建河堤廊橋道路,建設嬉水平臺等水體景觀,打造河堤景觀帶。目前已完成了景觀河堤工程規劃設計,正在啟動C標段項目建設。“一路”,以改善交通條件為重點,實施區域道路建設和改造,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和精品景區建設,加快配置旅游綠道。目前,已新建道路1.5公里,與鎮云大道相連接,硬化村道3.6公里,綠化國境公路2.3公里,開通公交營運車輛10班次,云鎮村環線二級道路已基本形成。“一業”,以打造鄉村旅游產業為重點,建設門戶旅游商務服務、古街古風商務體驗、民俗文化集中展示、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節點景觀參觀游覽等旅游商務經營性項目,完善云鎮村旅游要素配置。2016年計劃投資18000萬元修建水堤景觀、云鎮水庫、濱河古街、高林廟、香爐閣等景觀景點,積極實施古鎮修復、公共服務、旅游商務等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實施后街強弱電網地埋工程,完成白侍郎洞景點的開發經營和大廟建設。
矗立在歷史云端的云蓋寺
云蓋寺名稱的由來:一說是,王莽追殺劉秀于此,忽起大霧,遮山蓋寺,劉秀趁機逃命,后劉秀封此地為“云蓋寺”;又一說,是寺南香爐山上有三眼天坑,下有瀑布泉,地氣噴薄沖霄,經常大霧彌漫寺院,故名“云蓋寺”。當地老人們還相傳,唐代中期以后,云蓋寺成為著名的佛寺園林,香客眾多,祥云常常降臨寺廟上空,故叫“云蓋寺”。現存云蓋寺大殿為復合梁架、磚木結構,呈方形。大殿內山墻頂棚以上保留的壁畫和前檐下連接枋上的人物彩繪是鎮安僅存的明代彩繪,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云蓋寺因年代久遠,名人云集,歷史地位與人文價值甚高。云蓋寺古鎮自古就是北通長安、南入巴蜀的交通要道,也是唐代古驛站所在地,李世民鑾駕于此,曾題詩云蓋寺“東望香爐山,西觀瀑布水,飛流三千尺,崩摧數十里。”唐朝詩人白居易和賈島亦來到云蓋寺,題詩唱和干初洞,后人稱之為:白侍郎洞。現今,白侍郎洞的洞口尚存10余幅宋清以來縣令、進士、云蓋寺執事、縣尉等所題詩詞的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