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李娜是誰?在李娜退役后,無數關心中國網球的人都在追問這個問題。
徐詩霖———這是不少國內專業網球人士給出的答案。
16歲的青奧會冠軍,留美6年,擁有歐美球員一樣扎實的基本技術及身體條件,ITF(國際網球聯合會)青年球員中世界排名第3。與國內絕大多數網球運動員相比,徐詩霖走的是一條完全不同的職業化網球之路。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中網官方球員酒店見到了徐詩霖的父親徐楊,在他看來,徐詩霖8年來外人羨慕不已的“與國際接軌的職業化網球道路”,現在已是荊棘密布。
留美六年尋路 ———
棄演從體 8歲出國求學
如今說起徐詩霖,圈內人都豎起大拇指,“這個小孩打球習慣好,有天賦。”但事實上她最早表現出的天賦卻是唱歌。5歲時,還不懂英文的她就學會了莎拉·布萊曼幾張專輯里幾乎所有的歌曲。一年后,莎拉·布萊曼來廣州開演唱會,徐詩霖在主辦方的一次活動中演繹了一首莎拉·布萊曼的歌曲,贏得陣陣掌聲,此事當時還被不少廣東媒體報道,并將她稱為“小小月光女神”。隨后,有廣州的演藝公司找到徐詩霖的父親徐楊,希望能夠培養徐詩霖走上演藝道路,但這個提議立刻被徐楊回絕,“我們家女兒的天賦在網球上。”
由于徐楊自己就是專業網球教練,并且經營著一家網球俱樂部,他一直希望女兒能夠打好網球,也在刻意培養。從3歲拿起網球拍開始,徐詩霖每天都要訓練幾小時的網球,如果不能完成計劃還不能看動畫片。在這樣的訓練下,2006年1月廣東江門舉行全國青少年網球賽,年僅8歲的徐詩霖就獲得10歲組單雙打第六名;同年的廣州芭芭拉特中國站網球賽,她又獲得9歲組第一名。這時的徐詩霖已經成為廣東當地的網球小明星。
2006年,徐楊在雜志上看到美國尼克網球學校在中國招生的廣告,對于從事網球運動多年的徐楊來說,他非常清楚這所培養出阿加西、桑普拉斯和莎娃的網校對于女兒意味著什么。不久后,徐詩霖一家三口就取得赴美簽證,登上了前往美國的班機。
每月5000美元 學費高被迫轉學
來到美國尼克網校后,徐詩霖在這里接觸到了更專業的指導,職業網球夢想開始起航。
尼克網校雖然著名,但每月5000美金的學費讓徐楊感覺壓力很大。經濟上的原因讓徐詩霖在短短訓練了一個月后就不得不離開尼克網校另尋出路。
為了支付女兒高額的費用,徐楊將家搬到了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后來又遷到邁阿密北部的一個城市,在那里徐楊找到了一份網球教練的工作,而徐詩霖的學校也從尼克網校變成了美國國際網球學院。雖然這所學校的學費沒有尼克網校那樣昂貴,但是對于徐楊來說仍然有很大壓力。但此時,她的命運卻迎來轉機。徐楊當年在廣東結識的一位企業家主動提出為徐詩霖的網球學習和訓練提供無償贊助,金額為8年50萬美元,這讓她在美國的網球之路得以順利延續。
每天練7小時 獲得全額獎學金
在美國國際網球學院學習的日子快樂而又艱辛。徐詩霖每天上午8點起床,9點到12點進行3個小時的集中訓練,午飯后是一個多小時的網絡學習文化課,下午是3個小時的網球訓練和1個小時的體能訓練。而晚餐后她還必須完成文化課作業,與國內的同齡小球員相比,徐詩霖除了訓練還必須兼顧學業,這讓她更加疲憊。只有周末的時候,徐詩霖不用再堅持每天7小時的訓練,不過她還要參加州和全國的各種比賽,累積全美USTA排名。
在艱苦的訓練下,徐詩霖的正、反手技術和腳步移動都非常不錯。2008年徐詩霖就在Team Tennis獲佛州14歲組總冠軍,全美第四名。在2009年11月舉辦的全美網球集訓營在全美12歲女孩中選拔了6名苗子,徐詩霖有幸成為其中一員。而優異的成績讓徐詩霖獲得了美國國際網球學院的全額獎學金,這也完全解決了父親的后顧之憂。
職業路上的困惑 ———
年花費過百萬 入不敷出怎么辦?
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李娜什么時候能夠出現,不過從小在國外接受訓練的徐詩霖性格上倒有一些像李娜的地方。剛參加職業比賽沒多久,她就已經喊出了“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如今徐詩霖的排名為496,對于16歲的球員來說,她提升排名的空間非常大。不過轉型打職業,徐詩霖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比賽經費。
在2012年回國后,徐詩霖不僅擁有經紀公司,還擁有了贊助商,在不少人看來,她的職業網球之路已經逐漸步上正軌,但去年開始打職業比賽以來,徐詩霖的父親徐楊又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整個一年,我們打的比賽并不多,但有整整一百萬的開銷,這是我們根本承受不起的,希望有好心的企業能夠雪中送炭。”
徐楊原本在湖南只是名圖書館管理員,由于喜歡網球后來辭職到廣東當業余網球教練,家境雖還不錯,但一家三口在美國6年,他的積蓄已經所剩無幾。作為年輕球員,只有盡可能多參加WTA的巡回賽才能夠爭取足夠的積分,但這也意味著更大的開銷。徐詩霖出國比賽,徐楊一般都不會去,“主要還是為了省錢。”徐詩霖從小打網球到如今16歲,徐楊算了一筆賬,一共已經花了六七百萬了,“如果不是有好心人資助,現在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幾個月前,徐詩霖已經與湖南隊簽約,她將代表湖南隊征戰下一屆全運會,“這能緩解我們的一部分壓力”。
在中網開賽之前,徐楊遇到了一位WTA的外國專業陪練,這位陪練告訴徐楊,以徐詩霖的天賦幾年內就有可能殺入世界前十,這給了徐楊極大的信心。但想要進一步提高就需要組建更為專業的團隊,“目前教練、體能師、營養師,全是我一個人,這肯定是不行的,但要組建團隊,開銷還會大大增加,目前沒有更多的贊助,沒有辦法負擔。”錢,仍然是徐楊最為擔心的問題。
父女交流出問題 期待專業團隊
本次中網,徐詩霖就是憑借一張外卡才得以參賽,雖然1比2不敵曾經的溫網亞軍利斯基,但這讓她積累了與世界高水平球員交手的經驗,對于年僅16歲,立志20歲前拿到大滿貫冠軍的她來說非常重要。
能夠在曾經的溫網亞軍面前拿下一盤,證明了徐詩霖的能力,但2比6和0比6,也同樣證明了她的不成熟。“主要是心理出現問題,崩盤了”,徐楊這樣總結女兒的中網失利。16歲,正值叛逆期,多年來和父親朝夕相處,如今對于父親說的話徐詩霖已經開始抗拒,“我說什么她根本聽不進去,可能過了這個時期,她才會有個飛躍。”在外人看來,徐詩霖有個強勢的父親,即使只是一名業余教練,但他仍然不把那些專業教練放在眼里,什么都不放心,都要自己帶。但在徐楊看來,幾次比賽輸球都是因為女兒沒有聽自己的話造成的,不過他已經意識到與女兒的交流出現問題,這也是他為什么想給徐詩霖找一個專業的團隊,讓專業的教練來帶女兒訓練的原因,“也許外人的話她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聽進去”。如果說這條職業化道路有什么弊端,那么在徐楊看來,父親和教練的雙重身份應該是女兒最大的困擾。
“單飛”有風險
選擇需謹慎
“我不喜歡單飛這次詞,我更喜歡叫其為‘職業化’”,在北京的退役新聞發布會上,李娜這樣說道。8歲出國,在世界上先進的網球學校接受教育和訓練,自費安排訓練和比賽,與中國絕大多數網球運動員相比,徐詩霖走的就是一條更職業化的網球之路。
如今國內的年輕球員中,很多人都渴望有一天能夠“單飛”,但實際上很多人因為對“單飛”盲目崇拜,而忽略了“單飛”面臨的風險。而他們想要脫離的“體制”,卻往往在無形中給了他們巨大的幫助。
在徐詩霖之前,國內最著名的“個體戶”球員應該就是王薔了。14歲那年,王薔放棄學業開始自己艱難的網球之旅,要兼顧訓練和出國比賽,她一年需要150萬元左右的開支,即使天賦出眾,但巨大的開支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夠負擔得起的。去年全運會,王薔選擇了為上海隊出戰,其后又選擇加盟天津隊。今年美網,王薔首次進軍大滿貫正賽就殺入第二輪,沒有了后顧之憂,她的成績也開始飛速提升。
在專業教練看來,體制內球員往往有一個通病,就是總感覺是被教練逼著練。而王薔和徐詩霖都是體制外球員,很小就參加各種比賽,基本功更扎實,而且她們的訓練更主動,因此進步也會更大。不過體制內球員也有著自己的優勢,除了費用不用擔心外,國家提供的訓練資源以及出國參賽的機會也讓其職業道路更順暢。
另外,如今國家隊的教練都是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無論是技術訓練還是體能訓練都逐漸與世界接軌,訓練也更為科學。相比之下,“個體戶”球員往往更注重技術訓練,卻忽略了體能訓練。在不久前結束的武網首輪比賽中,徐詩霖就在近3小時的苦戰最終抽筋退賽,在一位專業教練看來,“這說明徐詩霖在體能訓練方面還存在問題。”
8年以來,徐楊一手掌管女兒的訓練,這條職業網球道路讓他感到非常疲憊,“如果沒有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建議大家不要走這條路,確實太艱難”。
成都商報記者 李博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