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接受程度最好的“運動”,電子競技在國內迅速發展,多少夢想成為職業電競選手的少年,都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觀看自己偶像電競選手的比賽視頻,想象著未來的某一天成為另一個世界冠軍,在濟南有著這種夢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
落 后
濟南尚無知名俱樂部
山大中心校區附近的一家大型網吧門前,矗立著一幅巨大的“英雄聯盟高校聯賽”廣告,這個網吧是濟南賽區的賽點之一。“我們每年都會承辦很多個電子競技比賽,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一兩場比賽。”網吧工作人員孫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的比賽大多由游戲廠商投資舉辦,電子競技的主要人群還是大學生,而大學生大多又都在網吧進行組隊游戲,所以很多廠商都會選擇一些比較大的網吧進行地區選拔賽。
孫女士說,現在很多職業電競俱樂部都通過業余聯賽來物色新隊員,但因為大部分職業戰隊的基地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所以濟南的選手要想進入這些俱樂部的視野,只有贏得省內的比賽來獲得參加全國比賽的資格,才能去全國性的比賽表現自己。“一般山東范圍的電競決賽都在濟南舉行,但是幾十所大學、幾百個參賽隊伍、上千名參賽選手,最后能去專業電競俱樂部的鳳毛麟角。”
阻 力
最頭疼家人不理解
劉毅超的大學生涯是在濟南度過的。如今,已經畢業的他回到了家鄉泰安,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記者見到他時,看起來有些內向的他正送走一個客戶,當談起電子競技,劉毅超的話匣子就一下子打開了。“最輝煌的時候就是我作為山東省電子競技代表隊隊長,去深圳參加中國電子競技大賽。”他說,2010年的時候他還在上大三,當時正是DOTA風靡全國的時候,當時的他已經通過在省內業余聯賽上的優秀表現嶄露頭角,在山東電競協會的組織下,他帶領著另外四位隊友在全國電競大賽中進入了前十。
“當時很多網吧舉辦電子競技聯賽,大部分比賽都在濟南舉行,我就和我的隊友一起參加。”劉毅超告訴記者,隨著在業余比賽中屢屢奪冠,劉毅超和他的EGS戰隊開始被人們認識。“那個時候真的認為自己可以成為一名專業的電競選手,和平時自己崇拜的專業選手一較高下。”他說,跟其他運動一樣,天賦和訓練都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能夠在比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他常常整天整天的坐在電腦前與其他電競選手切磋、交流。
從那以后,劉毅超的學業進入了關鍵時期,論文、考試讓他無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電子競技上去。“那時候我也跟家里商量過,想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子競技上面去,跟父母說了很多成功選手的情況,可父母思想比較傳統,覺得打游戲哪是什么正經事,堅決不允許我走向電子競技這條路。”他說,再后來他就正常的畢業、工作,現在已經很少玩游戲了,“不過如果我能夠晚生兩年,今年畢業跟我父母說我要去做職業電競選手,沒準我父母就同意了。”劉毅超說,隨著電子競技行業發展愈發成熟,在父母心中的形象也在慢慢改變,可能這也會讓很多像他當年一樣有天賦的少年,更從容地走上電子競技這條道路。
出 路
七成人退役后轉型做主播
章雨晨也是當時EGS戰隊的一員,如今他用“章魚晨”的名字在熊貓TV繼續直播著自己的“游戲人生”。他說,像他一樣從電競方面轉型成為游戲主播的人還有很多,“有70%左右的專業電競選手在退役后都走向了主播這條路”。
章雨晨在2011年獲得WCG濟南站冠軍時,有很多職業俱樂部找上了他,想邀請他加入,但他都拒絕了。“因為那個時候電競行業還很混亂,走上職業電競就代表著要一條路走下去,沒有回頭路。”章雨晨說,2011年還沒有這么多直播平臺,二線選手工資只有幾千元,況且職業電競選手的運動壽命比其他專業運動員短得多。
“一般職業電競選手26歲以上就算大的了,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游戲的激情和精力也慢慢下降,而且需要顧忌的也越來越多,所以現在很多電競選手都走上了主播的道路。”章雨晨說,做電競其實很辛苦,大部分的青春都在與鼠標鍵盤打交道,如今通過市場的慢慢成熟,電競選手在退役后也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在章雨晨看來這可以吸引很多有潛力的年輕人,“如果我畢業時電競市場是現在的樣子,我肯定會毅然決然的成為一名職業的電競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