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總認為外國教練有什么了不起。你能帶的,我也能帶。”陳小東說,自己也曾是這么想的,“但出來以后你才發現,外國教練有很多東西,遠遠超出了中國的想象。”
他以體能教練和心理醫生為例:“過去,從94年足球職業化,一直差不多到1999年,國內都沒有體能教練;而國外一個俱樂部的體能教練,至少有2-3個。包括現在,中超中甲球隊的體能教練基本都是國外引進的。這說明,中國的體能教練,根本無法勝任這個職位。另外,像國外俱樂部基本都有心理醫生。而我們一提起心理醫生,第一反應就是精神有問題才去看心理醫生,從一開始就抵觸。”
“巴西教練訓練質量高、總是鼓勵我們。”幾乎每個接受采訪的隊員都說,雖然現在每天的有球訓練只有1個半小時,但感覺強度很大。當隊員們發揮不好時,教練會像小孩般賭氣,表示他生氣了。隊員們也不好意思,連連用葡語討饒:“對不起、對不起。”
全巴西的教練班子也會給球隊帶來不適應,首當其沖的就是隊員的加練問題。主教練托尼認為,球隊所有的訓練計劃都是由主教練和體能教練協商后完成的,每天訓練的量達到多少,都是事先規劃好的。如果球員擅自加練,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但陳小東堅持,中國人和巴西人的身體構造不一樣,如果只是靠每天一個半小時的訓練,隊員們很難有進步。雙方在這個問題上一度爭得面紅耳赤,最終以各退一步告終:在教練同意的情況下,隊員可以適度加練。
如今這支精英女足來巴西差不多一個月了。主教練托尼評價,隊員們的進步很大:“最開始,她們只能完成每天訓練任務的80%左右,而現在都能夠超額完成任務了。”
生活:每天補習文化課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雖
說是留洋踢球,但隊員們的生活更接近于留學。每天上午,她們會先上一節葡語課,然后才去訓練,而下午則是文化課的補習,包括科學、地理、歷史等課程。領隊丁丁規定隊員們每天必須背20個葡語單詞才能睡覺。現在,隊員們已經能在訓練中聽懂簡單的足球術語,也可以大方地和俱樂部的工作人員打招呼問候了。
女隊員們說,最開始男生看到她們,都會繞著走。后來熟了,女生質問原因,男生的回答讓人忍俊不禁:“拜托,我們都半年沒見過女人了,你們一來來十幾個,嚇死了。”
隊伍里鼓勵男女孩正常交往。男生來了一年,葡語都很溜,平時訓練和日常生活中都會承擔起給女生當翻譯的任務。每周末,俱樂部會安排班車,男隊員會帶著女隊員去市區里的超市里逛街、采購一些生活用品。晚上,男生會拿出看家本領燒菜,可樂雞翅、小炒土豆絲等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惹得女生直呼“男神”。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體現在球場上。男隊員去踢比賽,女孩沒事也會跟過去看,一聲聲尖叫愣是像極了“花癡”。有女生助威,男生也更來勁,賽后他們不僅手拉手向看臺上的女生致意,還激動地耍酷玩了一把扔球衣——只不過由于球衣“太臭”,又被女生扔回了場地。
前途:面臨優勝劣汰的競爭 將轉戰美國
巴西只是這批女孩足球留洋生涯的驛站。六個月以后,她們將轉戰美國,在那里度過兩年半的時光。屆時,她們會在美國的中學里接受更系統的訓練。
“我們第一次辦美國簽證,全部被拒了。”美國簽證需要每個人單獨面簽,隊員們大部分都來自農村,沒有經歷過面簽這樣的場面,表現得都非常緊張,“簽證官甚至連材料都沒有看,就全部給拒了。”后來,他們不得不從美國專門請了一個老師,教這些孩子如何應對面簽,事情拖了4個月才得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