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2015中超聯賽首輪最后一場比賽中,廣州恒大淘寶隊主場2比1戰勝升班馬石家莊永昌。首輪每場比賽有進球,甚至出現多場高比分;26粒進球外援包辦了19個,占七成多;射手榜22人中,外援占了17人,上海綠地申花的保羅·恩里克以3球位列射手榜首。
新賽季中超諸強也是蠻拼的。據統計,中超冬季轉會總花費超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億元,燒錢能力僅次于英超。轉會市場的軍備競賽,直接反映在了賽場上。上周亞冠小組賽,洋槍的作用把中超四強分成兩大陣營。廣州恒大隊與北京國安隊洋槍火力全開取得連勝,各自在小組中領跑;廣州富力隊與山東魯能隊則勝負各一。由此也再次引發深思,中超球隊成功與否,還是要依靠高質量的“洋槍”?
2001年,中國足協出于培養本土門將的考慮,宣布當年的甲A聯賽禁止引進外籍門將,直到現在,這個政策依然在執行。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先例,曾也有聲音呼吁,為了培養國產前鋒,足協能否效仿門將政策,禁止引入外援前鋒。不過這種不切實際的呼聲,很快就被否定。
對于中超持續數年的高投入,杭州綠城主教練特魯西埃認為:“中國足球要進步,高投入是必須先付出的代價。高水平的外援和外教能夠帶動國內球員和聯賽,前期的高投入正是為了讓國內球員成長起來。這是一種投資,投資就會有回報。”特魯西埃以日本為例子:20年前的日本足球,也是用很高的投入來引進外教和外援,繼而幫助本國足球水平的提升。
中超聯賽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本土球員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和外援去拼位置。恒大隊員郜林曾表示:“確實就像很多人說的,我在恒大長球了,這里有里皮這樣的世界頂級教練,還有孔卡、穆里奇、埃爾克森、迪亞曼蒂等高水平外援,和他們在一起訓練可以學習,并保持一定的高水平。”郜林并沒有因為廣州恒大“囤積”高質量洋槍而就此沉淪,反而在國家隊和廣州恒大成長為進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