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頂級球員,都難達英超準入標準
新的規定使得亞洲球員幾乎不可能從自己的國家直接前往英國球隊效力。過去,英超球隊會與一些還沒達到一線隊要求的球員簽約,然后將他們租借到荷蘭或者比利時的一些二流球隊中,直到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勝任英超聯賽,就像在曼聯的董方卓與阿森納的宮市亮。其實這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在低級聯賽效力也不是這些年輕球員想要經歷的。
目前,亞洲也只有伊朗(41位)在國際足聯排名前50,緊接著是韓國(54位)和日本(56位)。澳大利亞的世界排名是61名,但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效力的球員通常都有歐洲護照。
對于日本和韓國這樣的亞洲頂級球隊來說,一直留在國際足聯排名前50是很難的,因為亞洲強隊大部分比賽都要和排名很低的對手較量,提升積分就很難。試想韓國或日本與新加坡、老撾、緬甸和阿富汗爭奪2018年世界杯入場券,要比多久才有機會進入世界前50。然而,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亞洲強隊要邀請排名較高的歐美強隊前來熱身也很難。
閉關鎖國,能提振英格蘭球員戰斗力?
在這種政策下,要想在英超看到亞洲球員將越來越難,韓日頂尖球員基本上都選擇加盟德甲,以證明他們有征戰頂級聯賽的實力———香川真司、孫興民等人確實展現出非常強的實力。這是略帶諷刺意味的現實,開放的德甲幾乎每隊一個亞洲球員,德國新生代球星仍如雨后春筍,德國隊也成為新科世界杯冠軍;而英格蘭嚴格限制非歐盟外援,卻面臨人才斷檔。
如果幾年前英國的球探網絡足夠發達,那么岡崎慎司也可以以自由身加盟英超,而不是現在的將近800萬英鎊的轉會費。“閉關鎖國”其實對英超俱樂部的經濟也是一個消耗,在東亞地區,本土球員的存在極大地帶動了當地大量球迷觀看英超的興趣。如果英超亞洲球員的數量進一步減少,將可能影響一些廣告公司愿意支付的廣告費用。當年李瑋峰和李鐵簽約埃弗頓一事,就有贊助商推動的背景,張稀哲去年轉會沃爾夫斯堡、張呈棟今年轉會巴列卡諾也都有同樣的商業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