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王長鎖幫助受災群眾清理院落淤泥
烏云滿天,狂風暴雨。
“王長鎖聯系不上了,大家都抓緊聯系!”7月22日20時,洛南縣審計局微信工作群的這條消息引起全局職工焦慮。消息是縣審計局局長陳建國聯系外出審計組后,發現石坡審計組組長王長鎖聯系不上而發出的。
此時,全局干部職工都在打同一個電話,給同一個微信號發消息,但都聯系不上。王長鎖所在的石坡鎮位于秦嶺深處,大河之畔,極易發生洪災,同事們擔心得一夜未眠。
家人聯系王長鎖,電話也打不通,微信也不見回。雨越下越大,全家人的心揪在了一起。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此時此刻,王長鎖正冒雨配合石坡鎮政府緊急撤離群眾。
王長鎖拍門叫戶,亮明身份挨家挨戶勸說大家撤離。嗓子啞了、腿走酸了、渾身濕透了,他不管不顧,來來回回地幫村民給孩子穿衣服、攙扶老人、收拾東西。當他們組織撤離了沿河和地質災害點的50戶村民,并把他們安置到了安全地點石坡街社區,已經是第二天凌晨2時20分。
王長鎖回到石坡鎮財政所后,大雨仍未停下來,電閃雷鳴,遍地是水,整個石坡鎮在風雨中羸弱地顫抖著。加之上游暴雨,石坡河水位急速暴漲,街道積水已1米多深,沿街房屋被淹、電力通信中斷……
很快,洪水漫到了石坡鎮財政所一樓。王長鎖多次嘗試與局里和家里聯系,告知自己和石坡鎮的情況,可由于信號中斷始終聯系不上。更讓他擔心的是撤離點群眾的安危,于是,他又拿著傘借著手機亮光下了樓。
此時的街道上漆黑一片,積水快速上漲,飄滿了樹枝雜物。王長鎖蹚著齊腰深的水,趕到了石坡街社區。
“多虧你們催得緊、撤得快,要不然我和娃就沒了!”當聽到自己的房子被水沖毀時,正在安置點休息的村民王彩云感激地說。
7月23日14時許,縣審計局才聯系上王長鎖,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王長鎖顧不上休息,又主動參加了鎮上的應急搶險分隊,并以審計局干部名義加入應急搶險臨時黨支部,穿上橘色的突擊隊服,冒雨在災民安置點忙碌著。
一夜未眠的王長鎖連續忙碌了近14個小時,眼睛布滿血絲,仍拖著疲憊的身子搬運方便面、礦泉水,給群眾提開水,組織接收各村送來的撤離群眾,安撫情緒急躁的群眾,忙得團團轉。16時許,雨剛變小,有些村民就吵鬧著要回去,甚至出現了推搡謾罵,在王長鎖和幾名鎮干部苦口婆心地勸說下,村民的情緒才漸漸平息下來。
7月25日,洪水慢慢退去。王長鎖所在的應急搶險突擊隊按照鎮黨委、政府安排,發揮一不怕苦、二不怕臟的精神,逐家逐戶調查受災情況。所到之處,只見遍地淤泥、滿街腥臭、十室九空,眼前的慘狀,讓他不忍目睹。
一位婦女哭著說,家里辛辛苦苦積攢的3200元現金不見了,請求突擊隊趕緊幫她找錢。王長鎖等人在雜物和淤泥里找了又找,才找到200元現金。村民損失的不僅僅是錢,家里的米面油、家具等都被洪水卷走了。核查完后,王長鎖迅速把受災情況上報鎮政府。
由于道路受損不暢,導致沒有足夠的鏟車等機械進來救災,大家只能征集到少數機械設備清淤,大部分勞動只能靠人力進行。
王長鎖所在的突擊隊負責組織群眾清除街道和民房內的淤泥、鏟除垃圾、沖洗地面,盡早讓村民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兩天下來,王長鎖的手心綴滿了血泡,渾身裹滿了泥漿,疲乏的骨頭如散了架,但當看到石坡鎮街道又恢復了往日的干凈與整潔,他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為預防“大災之后有大疫”的情況發生,王長鎖又聯系鎮衛生院專業人員及時消殺。
7月26日19時,志愿者送來熱飯,突擊隊成員剛吃完,鎮政府院內送來兩大車救災物資,他們又不顧疲勞幫忙卸車。連續奮戰兩天多時間,王長鎖始終站在險處、沖在一線。大家勸他回去休息一下,他說:“水災當前,石坡就是我的家,災情不退,我不退!”
8月1日,王長鎖回到縣城開完會后,又多次前往花石浪救災物資集中點,幫忙搬運救災物資。離家近在咫尺,但他顧不上回家。
災情發生后,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分配到石坡鎮的物資堆積如山。為了更好地加強物資管理,王長鎖又帶領審計組奔走在受災村組,現場核查防汛救災資金和捐贈款物的分配、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