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圖為洛南縣音樂小鎮)
城鄉道路四通八達(圖為榆商高速洛南段)
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圖為擴建一新的靈口小學)
鄉村美景入畫(圖為永豐鎮劉村田園風光)
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圖為環亞源生態島產業園)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圖為黨史宣講到村頭)
民生事業蓬勃發展(圖為搬遷群眾喜領“新鑰匙”)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圖為蟒嶺綠道洛南段)
農業產業穩步提升(圖為烤煙產業基地)
踔 厲 前 行 謀 發 展
——洛南縣過去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回眸
汗水寫征程,奮斗譜華章。
剛剛過去的五年,是洛南縣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洛南縣面對決戰脫貧攻堅、共建全面小康的艱巨任務,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雨洪災的巨大挑戰,保持戰略定力,站穩人民立場,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干群凝心聚力、頑強拼搏,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經濟指標節節攀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邁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堅實步伐。
堅持盡銳出戰,脫貧攻堅全面勝利。五年來,洛南縣始終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全縣上下認真貫徹精準扶貧戰略,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脫貧退出指標體系,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舉全縣之力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投入資金53.7億元,爭取寧洛協作資金4.2億元,實施扶貧項目5004個,人均收入穩步增長,脫貧產業蓬勃發展,群眾住房安全舒適,交通飲水設施便捷,“兩不愁三保障”全面達標。143個貧困村10.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個集體、8名個人榮獲全國全省先進,洛南人民“一個不少、一戶不落”的邁入小康生活。
堅持追趕超越,綜合實力穩步提升。洛南縣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存量、穩定增量、蓄積潛能,完成生產總值66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92億元,財政總收入24.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1億元,縣域經濟實力穩步提高。實施重大項目399個,完成投資733.2億元。培育市級以上農業園區17個,10類農產品入圍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驗收。新增入園企業41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創建4A級景區1家、3A級景區5家,新增限上商貿企業23家。
堅持協調發展,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堅持項目帶動戰略,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理念,堅持謀準謀實、招大引強、精細保障,圍繞國家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先后實施棚改項目11個,建成體育場、集中供熱、城西客運站、西門戶森林公園等一批城市提升項目,建設商住小區81萬平方米,縣城建成區面積從15平方公里擴大至16.5平方公里,五年里四次獲得全省縣城建設先進縣、全省縣城建設示范縣稱號。洛洪路等一批主干公路完成改造,梁塬水廠提標擴容,氣化洛南穩步推進,城鎮化率從44%提高到49.8%。
堅持嚴守底線,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五年來,洛南縣堅持綠色發展,狠抓污染治理,推進生態修復,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產業,嚴格落實《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鐵腕整治秦嶺違建,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及礦山地質環境,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實施燃煤鍋爐拆除行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年均325天以上。完成縣污水處理廠改造,18條重點河流均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全縣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城區新能源公交車實現全覆蓋,有序推進垃圾分類。植樹造林30萬畝,森林覆蓋率69%以上,獲評省級森林城市。
堅持補短補缺,發展成果更加惠民。穩步實施政府機構、“放管服”等重點改革,“一枚印章管審批”跑出了政務服務加速度,減稅降費5.22億元,新增市場主體7958戶。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新增城鎮就業1.5萬多人。新建、改建幼兒園及中小學23所,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眾志成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療衛生事業全面進步。成功舉辦秦嶺生態文化旅游節等節會賽事。金融、安全生產等領域風險有效化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戰果豐碩,刑事案件主辦偵查員制度在全省推廣。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站在新的起點,洛南人民將以更加堅定的自信、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心無旁騖謀發展,凝心聚力抓落實,奮力譜寫洛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接續奮斗譜新篇
——洛南縣未來五年工作展望
回望來路初心顯,展望未來意更堅。今后五年是洛南縣乘勢而上奮斗“十四五”、揚帆啟航再續新篇章的關鍵五年。
今后五年,洛南縣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和“五個扎實”,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綠色循環發展總體定位和“一都四區”發展目標,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立足陜南優質農產品基地、陜西循環產業示范縣、中國秦嶺生態健康城三個定位,實施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文旅活縣、城鎮興縣“四大戰略”,著力建設富裕洛南、活力洛南、文明洛南、美麗洛南、幸福洛南,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洛南將分步實施“567”項目,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五大重點產業項目”,計劃投資373億元加快康養、特色農業、新材料、新能源、有色金屬5類產業項目建設,打造產業集群。實施“六大重點城鎮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項目”,計劃投資40億元實施城鎮提升改造、市政設施、城區公共服務、教育、文化、醫療六大重點項目,全面提升城鎮公共服務水平。實施“七大重點交通項目”,建成洛盧高速、洛灞路縣城至保安段、344國道縣城至古城段公路改建項目,推進澄商高速、支線機場、貨運鐵路、洛丹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網絡格局。
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奮力實現農業農村大發展。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堅持“做優基地、做大龍頭、做精品牌”,抓好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供給,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2萬噸以上。鞏固發展烤煙、核桃、豆腐、生豬、黃牛等傳統產業,發展壯大食用菌、中藥材、高山蔬菜等特色產業,支持發展“產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的現代農業。在景村、古城、三要、高耀、柏峪寺、靈口連片打造東部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陜南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推進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加強鄉村治理,推進鄉村振興。
堅定不移發展園區經濟,奮力實現工業經濟大轉型。實施工業振興戰略,加快現代工業轉型發展,堅持“園區承載、特色培育、集群發展”思路,打造工業產業集群,按照“一區三園、六大板塊”工業發展格局,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堅持“抓大、壯小、扶微”,梯次培育市場主體,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推動中小企業“小升規”,實現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穩步增長。培育一批“鏈主”企業,創建陜西循環產業示范縣。加快發展園區經濟,壯大衛東有色金屬循環利用產業園、陶嶺新材料產業園、寧洛產業園,創建省級經開區。打造以環亞源為“鏈主”的千億級產業集群,以硅、鉬、鉀長石為重點礦種的3個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以綠色食品、健康醫藥、新型建材、尾礦利用為優勢的4個十億級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在石門、麻坪、石坡、巡檢、寺耳一線打造北部新材料產業園,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家,實現工業產值447億元,稅收5億元。
堅定不移提升城鎮品質,奮力實現城市經濟大躍升。完善城區功能布局和建設規劃,按照改造老城區、發展西城區、提升東城區的思路,有序推進城市建設“312”工程,合理布局商業住宅、教育醫療、交通出行、運動休閑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城市功能。下茬管好城市,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以縣城為中心,在四皓、城關打造全域旅游會客廳,唱響全域旅游“四季歌”。規劃建設購物步行街、品牌服飾街、特色小吃街、建材市場、農產品市場等商業街區,到2026年年底,縣城建成區達到1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16.5萬人以上。
堅定不移擴大特色優勢,奮力實現康養產業大繁榮。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人文、物產資源,構建多層次、全方位康養產業體系,在洛源、保安、永豐一線打造西部康養產業園,把洛南建成中國康養之都商洛首選地、省級全域旅游示范縣。整合7個A級景區資源,組建秦嶺洛南文旅集團,由單一景區向綜合性文旅康養聚集區發展。建成縣游客服務中心和洛南盆地舊石器博物館。實施要素提升工程,打造16種地方菜品、5家精品民宿、2種地域特色文創商品。
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論,奮力實現生態質量大提升。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保持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常態化整治秦嶺“五亂”問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主要流域水質穩定達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35天以上,著力構建“一廊兩帶四區”生態保護格局,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目標,強化生態環境治理,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守住生態安全底線。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奮力實現發展環境大改觀。加快洛盧高速建設,啟動澄商高速建設,鋪設對外交流快車道。有序推進國資國企、農業農村、財稅金融等經濟領域改革,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領域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做好社會救助保障等民生領域改革。打造無差別服務的營商環境最優區。深化寧洛協作,大力選商招商,庫存項目不少于300個,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50個以上,落地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30個,實際利用外資4000萬美元以上。
堅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奮力實現社會事業大進步。打好勞務輸出和回鄉就業創業“組合拳”,促進各類群體充分就業。實施縣體育運動中心、職中提升等體育教育項目,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優化校點布局,推進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及能力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快縣醫院、中醫醫院、婦保院遷建改建,加強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推動社保、醫保、低保提標擴面,關心關愛特殊人群,推進殯葬改革,織牢多層次、全覆蓋的社會保障網。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持續提升社會治理、風險防范、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洛南”。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展望未來,洛南縣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心聚力、團結協作,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為奮力譜寫洛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努力奮斗!
策劃:劉雪鋒組稿:邱宏波廖 娟趙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