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樊利仁)丹鳳縣采取扶持龍頭、打造基地、特色引領等方式,落實精準扶貧各項優惠政策,全力帶動農業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
今年,丹鳳縣持續推進“雙包雙促”精準扶貧活動,堅持量體裁衣,落實“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精準扶貧方略,做到對象、計劃、項目、幫扶、監測“五個到村到戶”,大力實施扶貧“十大工程”和“十大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發展特色經濟,初步計劃建設精準扶貧示范村21個、整村推進示范村10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力爭全年脫貧1.13萬人。縣上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引領農業轉型發展,加快推進華茂、民樂、萬灣3個省級農業園區和忠山魔芋、丹鳳葡萄等4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建設,發揮其示范效應,引領肉雞養殖、設施蔬菜、核桃產業、魔芋加工等農業產業基地建設標準化、規模化,實現生產工業化、銷售網絡化,形成“接二連三”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新模式,確保全縣糧食產量穩定在6萬噸以上,肉雞、生豬飼養量分別穩定在5000萬只和80萬頭,良種核桃建園3萬畝,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積極培育多種農業經營主體,扶持華茂牧業、東興藥業向全產業鏈發展,引導發展林下經濟和“畜-沼-果”等循環農業模式,提高農業經營效益,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爭取新認定國家級龍頭企業1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戶,培育家庭農場15個,為精準扶貧提供支撐。不斷加快創新型試點縣建設,引導產業戶、移民戶、扶貧戶等圍繞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等創新創業,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新型業態,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促進丹鳳山地農產品產銷銜接。不斷加大職業農民培訓,依托技能和勞動力轉移培訓,開發“套餐式”培訓項目,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2萬人,以創業帶動就業。不斷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積極實施土地開發整理、抗旱應急水源、山洪災害治理、農業綜合開發、農村安全飲水、耕地占補平衡等農業基礎設施項目,提高防災減災能力,確保為全縣農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