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邱宏波 程 剛)近日,洛南縣城的群眾驚喜的發現,曾經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的甘河、尤河河道里的垃圾不見了,河水變清澈了,而在兩條河沿線多了10多個移動垃圾臺。這是該縣領導和相關部門踐行“一線工作法”,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切實解決城區環境衛生的一個縮影。
近期以來,洛南縣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載體,在全縣范圍內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實行重點工作分線包抓責任制,確保干部在一線工作,決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創新在一線體現,成效在一線檢驗,使全縣干部作風有了明顯變化,為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該縣結合當前實際,突出信訪維穩、移民搬遷、重大項目建設、工業經濟、農業農村、城市建設、民生事業和黨的建設等工作,成立十條工作線,每條工作線由分管縣級領導擔任組長,有關縣級領導擔任副組長,十條工作線同時發力,強力推動全縣“四區建設”等重點工作任務有效落實。同時整合紀委、組織部、兩辦督查室工作人員,成立總督查隊,重點督查全縣各項重點工作和干部作風,實施問責問效,確保各項任務落實。
針對群眾反映的城區環境衛生差、占道經營和交通擁擠等熱點問題,5月26日早,縣委副書記璩澤濤帶領全體縣級領導分別來到縣城東門口、西門口、甘河、尤河等地實地調研縣城環境衛生工作,共商解決問題的對策。當晚,該縣在華陽影劇院召開“三城聯創”暨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常態化管理動員大會,對城區環境衛生實行網絡化管理,縣財政列支300萬元,為各鎮撥專款修建垃圾填埋場,為城區購買垃圾清運和保潔車,全面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同時從創新工作方法著手,組織機關干部深入鎮村開展以談心交心、“雙包雙促”、糾紛排查、惠農政策、便民服務、意見回音為主要內容的“六進農家聽民聲”活動,使機關干部真正做到“身”入一線、“心”系一線,解決基層工作中出現的感情斷層、工作斷層、作風斷層問題,采取現場辦公、觀摩交流、隨機抽查等措施,不斷完善“交辦、催辦、督辦、查辦”制度,實施一線管理、一線監督,推動了各項工作落實。
5月19日,該縣高耀鎮遭遇罕見的冰雹天氣,里龍、龍河、雙關等村受災嚴重。該鎮迅速組織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趕赴受災村組開展查災救災工作。及時籌措資金,購買23噸尿素、200公斤玉米種子和600袋菜籽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抓緊時間進行補種,把受災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針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實際,該縣實施“一企一策”辦法,縣領導深入企業現場解決問題,財政列支500萬元貼息資金,幫助11戶停產半停產企業解困復產。針對信訪矛盾突出、集體上訪案件較多的實際,該縣籌建了10個信訪工作部,從全縣選調干部成立信訪工作隊,變上訪為下訪,變坐班接訪為日常接訪,變單打獨斗為“三級聯動”,使一些信訪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