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徹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迅速解決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加快最美村鎮建設步伐,洛南縣石門鎮通過大力實施衛生綜合整治、基礎完善、民居改造、公共服務等重點工作,實現群眾素質大提升,管理水平大跨越,石門形象大改觀,努力營造最潔凈環境,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棲息地。
為使綜合整治走上常態化、長效化軌道,鎮上把治理和監管結合起來,既治標、又治本。一是全面開展清理垃圾行動。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組織機關干部、單位職工、社區居民、村組村民定期對集鎮范圍內的大街小巷、居民小區、單位庭院開展“清掃家園”行動,對202省道沿線、黃龍主干河道、各村主干道路所積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采取撿拾、清掃、搬移等辦法,進行徹底清理,消除門前“三堆”,拆除亂搭亂建、殘垣斷壁、門前便廁,根除多年沉積陋習,不留死角死面。同時,鎮上給街道公路沿線門店、單位每戶配備了立體垃圾桶,各路口配備了垃圾中轉池10臺,成立了20人的環衛保潔專職工作隊,配發了20輛手推垃圾車,3輛機動垃圾清運車,建立了垃圾填埋場,推行“戶集、統收、鎮運”垃圾管理模式,目前,此種機制已步入規范化軌道。二是實行集鎮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逐單位、逐業主、逐門店簽訂“門前四包”責任書,做到垃圾進桶,日產日清,實現凈化、綠化、美化,無亂貼亂畫、亂擺亂放、亂潑亂倒現象。三是整頓占道經營,堅決取締規劃外攤群,徹底清理馬路市場商品外溢、冷飲攤、水果攤、小吃攤、露天燒烤、店外加工等占道經營行為,規劃集鎮市場警戒線6000米,校正違規經營商戶400余家。四是全面整頓交通秩序,設置貨運、客運、出租停車位,設立各類交通標志牌、標線、護欄等交通設施,確保人、車各行其道,暢通有序。五是徹底清理整治違法、違章及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廣告牌、門頭牌、店面牌,整治新區各主次干道、沿街、沿河周邊建筑外立牌、通透霓虹燈箱、高立柱等各類戶外廣告。六是全面整治違法建筑,要求施工地修建美觀圍墻,墻外無亂放材料、攪拌混凝土、亂搭亂建現象,做到無揚塵、無噪音、不損毀公共設施,保持周邊環境清潔。七是在集鎮出入口、住宅小區實行衛生專人負責制,專門疏導人流、車流、物流,負責清理雜草、牛皮癬廣告、公廁清潔,保持環境優美,秩序暢通。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時,鎮上還通過廣播、板報、標語、條幅、活動宣傳車、發放宣傳資料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大造輿論宣傳攻勢,大力宣傳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倡導文明新風,形成家喻戶曉、人人參與、全社會抓整治、全社會保環境的良好氛圍。為使這項工作常態化,打好持久戰,鎮黨委、政府堅持用“抓鐵有痕”的干勁,不達目的不放手,沒有效果不罷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鎮班子成員、鎮屬單位按職責分工,把每項工作細化分解到人頭、到具體地點,做到面上有人管,點上有人抓,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徇私、不認人、拒說情,確保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相結合,社會協調與群眾參與相結合,現實成效與保障民生相結合。隨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給力舉措,百姓的生活環境變干凈了,群眾的衛生觀念和生活習慣也開始改變了,“富裕石門、和諧石門、美麗石門”的目標正在實現由“外”到“內”的一步步實質性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