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不但連著民風,還關系到黨風政風” 。商州在全區開展家規家訓家風征集活動,收集干部自家或身邊的古今家規家訓家風故事,打造廉潔教育新陣地,學習體驗家規家訓思想文化,弘揚傳統廉政文化,遵從家規家訓的良好氛圍。
商州區在民間廣泛挖掘優秀家規家訓家風,其中征集到腰市鎮上集村郭家家規,是唐朝兩度擔任宰相郭子儀的第十一代后裔郭秀率族南征,來到現在的腰市鎮上集村落戶,在該村建有郭家祠堂,立的家規。征集到商州區硯池河鎮海棠岔村徐家院徐姓家訓,是清同治年間,有個徐秀貴,因率百姓打“長毛子”有功,曾被欽加“六品軍功”。徐秀貴為教育他的子孫后代,就在這個四合院堂屋的墻上樹起兩面石碑,為子孫后世制定的《家訓》、《家戒》及培植后昆費用標準。這些優秀家規家訓商州在紀檢監察網予以公示,號召黨員干部認真閱讀,學習他們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的家風。征集到的商州區牧護關鎮吳家家規,制成專題片在商州區電視臺播出,用具體的例子讓廣大群眾深刻認識到家風家教的重要性,進一步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了廣大群眾的人文素質,引領廣大家庭成員尊老愛幼、勤儉持家、自立自強、科學教子,樹立家庭文明新風尚,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的廉政文化建設。
商州以這些訓戒為戒,將之作為廉政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潛移默化地引導和激勵,激發人們骨血里一脈相承的東西,喚起人們的民族榮耀感,也許比任何硬性的說教更能觸動人的心靈。(李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