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洛南縣石門鎮緊緊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從調動技術力量的能動性出發,大力實施“技術創新”戰略,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促進產業發展,做到了產業工作協調發展,發揮了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職能,使全鎮的產業工作步入了新的階段。
為使技術工作與產業開發有機結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目標,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石門鎮在畜牧業生產中,堅持走自繁自育的路子,建好基地,嚴格落實防疫制度,抓好疫病防治和新品種改良及引進工作。烤煙生產上創新實施漂浮育苗、大田移栽膜化管理、成熟夠格采收、病蟲害統防統治、密集式烤房優級烘烤等各環節的規范化管理和技術覆蓋,使這一富鎮富民產業措施得以充分落實。核桃生產中,主要落實核桃的綜合科管技術,堅持大戶帶動,以點帶面,示范推動戰略,實現核桃產業循序漸進良性發展。
為了提高科技入戶率,鎮上各技術主管部門結合陽光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把抓好農民的科技培訓,提高農民整體科技素質作為一項長效工程常抓不懈,大力實施農民素質教育工作,想方設法向廣大農民推廣普及科學知識,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和自身素質,認真抓好科普培訓工作。一是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二是抓好香菇的反季節栽培技術的引進和推廣;三是抓好核桃、蠶桑建園及綜合科管技術培訓;四是抓好畜禽的程序化防疫及疫病的綜合防控技術培訓;五是抓好煙草的烘烤技術再提升培訓;六是抓好草編、花卉、奇石等特色產品的技藝展示指導。截止目前全鎮共舉辦各類培訓班80余場次,累計培訓農民3000余人,召開各類現場會41次,參加人數4800人。
為把主導產業做大做強,技術部門以科技示范引導為突破口,以科技大篷車為載體,服務農業產業化。重點實施了抓引進、抓示范、抓小區、抓培訓,彰顯了科技的魅力。一是大力引進適合地域特質的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農業站開展試驗示范新品種38個,引進小麥品種、紫花白、克新3號等脫毒洋芋品種、彩色甘薯新品種。畜牧站組織引進二元母豬128頭,改良黃牛400頭,改良瘦肉豬1600頭。在技術部門的支持下,石峰養殖場創建為市級標準化養殖企業。林業站引進香鈴、遼核、中林等系列核桃新品種,建設了核桃采穗圃,為高接換優提供了大量接穗。二是依托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以抓示范、抓小區、上規模、闖市場為目標,進一步提升科技引領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能力。圍繞馬鈴薯、蔬菜、畜禽、核桃、烤煙等支柱產業,增強了發祥農場、豐牧養豬合作社、鑫洋柿子醋合作社、富億農核桃合作社、七彩田園蔬菜合作社、鑫富洋芋合作社、西峰菌業合作社等合作組織的科技服務能力,增加了技術含量,擴大了技術服務范圍,做到了一個產業撐起了一個龍頭,經過各方共同努力已建成產業專業村6個,體現了科技帶來的直接效益。三是加快引推速度,利用小區、基地的示范優勢,使引進試驗、示范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快速推廣轉化。為了盡快使馬鈴薯、設施蔬菜、食用菌等產品形成優勢,技術人員采取點將外出學習、舉辦座談會、聆聽講座、召開現場會、展示會等現場觀摩方式,傳授普及技術到村、到戶,集中培訓了一批項目村、專業村、專業戶等一線勞動者,用實際效果加快推廣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