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深圳開鞋廠,競爭很激烈,而且南方的勞動力成本在不斷上漲,再加上水電、房租,幾乎沒有什么利潤可言。選擇在龍山創業基地重新開始,一是被這里的優惠政策所吸引,二是現在不少年輕人打工不再選擇去南方了,我在家門口就能招到工人。”在龍山移民返鄉創業基地的金龍山鞋業有限公司的朱總如實的說。此外,從原來的村干部轉變為個體經營戶,老公社牛羊肉的老板章榮華卻并未覺得失落,“沒有什么不同,都是干事業,以前是為集體的事業,現在是為個人的事業。作為黨員,帶領身邊的人創業致富也是我的榮譽與責任。”
近日,筆者驅車經過G40滬陜高速過風樓收費站,一排排青瓦白墻的徽派風格建筑映入眼簾。這就是過風樓鎮興建的龍山移民小區,也是全縣第一個鎮域創業基地——龍山創業基地所在地。
制定優惠政策 以創業帶動就業
過風樓鎮龍山創業基地位于商南縣城西南8公里處,緊鄰滬陜高速過風樓收費站出口,與郭山公路交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依托龍山移民小區,規劃占地123.4畝,可安置住戶992戶4000余人。目前小區商鋪有190多間,是創業者的理想家園。為響應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鎮黨委政府積極招商引資,爭取縣直有關部門扶持,依托白玉溝美麗鄉村和柳樹灣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輻射帶動,借鑒袁家村、馬嵬驛景區發展模式,著力在小區內打造具有過風樓特色的“六大件”農特產品一條街、美食小吃一條街、商貿一條街、小微企業一條街。
為吸引廣大群眾到過風樓鎮龍山創業基地創業,鎮黨委政府特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創業人員均可享受人社部門的創業補貼,針對個體工商戶實行門面房免費租用兩年的優惠,個體工商戶可優先購買小區內的移民安置房,享受陜南移民同等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為擴大集鎮規模和提高移民戶收入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發揮自身優勢 以電商支撐發展
目前,互聯網+的趨勢已經蔓延全國,鎮上緊抓這一機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電子商務為平臺,扶持補充龍山創業基地的發展。
過風樓鎮地處丹江沿岸,G40滬陜高速和郭山公路穿境而過,是人流、物流、信息流交匯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饒,境內鐵、金、釩等礦產儲量均居全縣之首。在特色農業方面,近年來鎮上堅持“一村一產業”、“一村一品牌”的思路,大力發展蓮菜、魔芋、丹參、生漆、養蜂、散養豬等特色優質產業。目前,全鎮已建成丹參、魔芋、油茶、油菜、蓮菜、生豬等6大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合作社和企業15個。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特色資源,為推動過風樓電子商務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自電子商務工作開展以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面貫徹落實市、縣關于發展電子商務的各項要求,把發展電子商務工作作為全鎮今后幾年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商品品類篩選上,堅持“特色競爭、錯位發展”的原則,組織人員,深入村戶,實地考察,深入挖掘刺繡、鞋墊、手袋、木雕等一系列民俗特色產品,挖掘“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鏈,將蜂蜜、散養豬肉、蓮菜等生態農產品,進行統一包裝,依托智宇網絡公司的技術支撐和眾品網的平臺優勢,將門店銷售和網上銷售、線上和線下銷售結合起來,在農村營造電子商務消費新模式,完善網上供應采購和銷售體系,吸引更多好產品入駐平臺開展電子商務。力爭使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成為農副產品流通、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載體。
完善配套設施 以管理提升品質
目前,龍山創業基地已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小微企業金龍山鞋業、祥鹿食品等2家企業,老公社牛羊肉等13家個體經營戶,已吸納400余人就業,有力的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