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訊 (譚顯根 陳風軍 陳小峰)鎮安縣堅持把移民搬遷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探索形成了“以產定搬、以搬拓城、產城融合,讓群眾就近實現城鎮化。”的搬遷模式,目前,全縣開工在建2300戶,搬遷入住50戶,達到入住條件281戶,主體已完工793戶,主體在建992戶。
實施分類指導。建立移民信息庫,對全縣2.5萬戶貧困戶實行移民分類管理。對低收入戶,采取共建或公租的辦法,實行政府和移民戶產權共有,待農戶支付剩余資金時,享有全產權;對于特困戶,由政府兜底,實施“交鑰匙工程”,產權集體所有。科學布局安置。構建“一城兩區五個重點鎮”及13個特色鎮發展格局。配建公共服務產品,建成供水68處、供電58處,修建道路13公里、橋梁5座,配建幼兒園11所、醫務室22所,建設區域醫院3家、文化廣場15個。建成集鎮超市6個,建設商務酒店3家,方便搬遷群眾生活。優化搬遷環境。在鎮云、磨石溝、楊泗3個片區開展美麗鄉村連片開發,配套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成集鎮垃圾填埋場7個、污水處理廠(站)9個、改廁4000座,沼氣工程6處。拓寬致富渠道。建設現代農業園區3個、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0個、發展農家樂150家,采取“租售并舉”的方式鼓勵搬遷戶發展規模經營。引進中小企業20家入駐中小企業孵化園,使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創新社區管理。在云鎮花園、高峰永豐等9個安置點進行社區管理服務試點,配設警務室15個,配備保潔員105名,物業管理員41名。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屋產權證350戶,放開戶籍限制,在住房、醫保、社保、城鎮低保及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