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 (盧 丹 朱恢軍)4月20日,走進柞水縣杏坪鎮金口村藥材種植基地,大伙正忙著在黃芩基地鋤草。村民彭波樂呵呵地說:“鎮上充分依托村里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引進企業投資建起中藥材基地,村民不出遠門,不操啥心,在家門口干活,一年能收入1萬多塊錢。”
去年,商州人魚建軍先后投資26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租用土地,種植黃芩、連翹、油用牡丹、白芨等中藥材,在杏坪鎮金口村建成300畝黃芪基地、100畝連翹基地,在中臺村建成200畝油用牡丹觀光園、100畝白芨基地,為留守鄉村的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和增收新渠道。
今年來,柞水縣大力推廣“林藥結合”和糧(菜)藥套種、兼種模式,以五味子人工種植示范為突破點,鼓勵引導縣內外中藥材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和中醫機構、個體經營戶、醫藥大戶參與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加大盤龍七等七類藥的種苗繁育、野生馴化及示范推廣力度;對國家已列入動植物保護和瀕危及稀有的動植物藥材,積極開發家種和馴養,構筑“公司+市場+基地+農戶”的良性發展格局,實現中藥材集約化發展、科學化管理,為柞水縣中藥產業發展提供穩定資源。他們今年計劃實現中藥產業產值超20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新增2.5萬畝,規范種植基地2500畝,爭取五味子GAP基地認證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認定,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占有率高的生產加工項目,實現農民人均年增收不少于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