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懷亮
(三)
1937年1月上旬,遵照周恩來副主席的命令,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在軍團長徐海東、軍政委程子華的率領下,從甘肅慶陽南下,15日即由藍田進駐商州。紅七十四師這時已奉命改編為“抗日南路軍”,于同月22日與紅十五軍團在商州城會師。兩支紅軍會師后,紅十五軍團司令部設于商縣中學校(即今商州區中學)。其所部一團防守在城北金鳳山,其余各團分駐在四皓墓、李家塬、陳塬與東龍山附近一帶;紅七十四師司令部設在東關娘娘廟,部隊駐守在丹江南岸的侯家塬、四合村一帶,向山陽方向實施警戒。紅軍入駐之后,立即厲兵秣馬,修筑工事,嚴陣以待。商洛人民也同仇敵愾,積極支援紅軍備戰,并踴躍報名參軍。在短短的20多天里,紅十五軍團在商洛就組建了一個擁有700多人的新兵營,僅商州腰市、大荊一帶參加紅軍部隊的窮苦百姓,就達到了三四百人(轉摘自冀振峰《紅色商洛的歷史貢獻》,原載《商洛文化研究》2012年第九輯)。
事變爆發的當天,按照事先指令,十七路軍直屬部隊特務第一團韓子芳部,已由西安開赴藍田、商縣,并在潼關、渭南防線右翼布防,以防阻蔣軍由洛南方面向西安進攻。另外,十七路軍警備第二旅其時正駐防在商州城東的沙河子一帶。為了加強商洛方面的兵力布防,12月20日楊虎城又發出命令:將特務第二團與韓子芳的特務第一團合編為一個獨立旅,以許權中(共產黨員)為旅長。許是臨潼人,曾擔任我黨組織發動的“渭華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抗戰初期任馮玉祥部師旅長時,在張家口參加過抗日同盟軍,是著名抗日名將。楊虎城這時起用這位將軍備防陜西東南,意味深長,倚重之意在焉。按照命令,許旅的布防,主要駐扎地在商州、藍田的許家廟和渭南厚子鎮一帶,主要任務是側防潼關右翼。
該旅一團正準備移防藍田時,忽接張、楊急電,稱:“據報蔣軍第十師李默庵部傅正模旅,已進抵洛南東石坡鎮。著該團連夜開往渭南厚子鎮,左與孫(友仁)旅,右與藍田部隊切實聯絡,嚴密布防。”厚子鎮是進出華山的通道,北通華陰華縣,東通商洛,是兵家必爭的重要據點。特務一團接到命令后,于12月22日早改向厚子鎮急進,下午即到達目的地。當即派第一營分駐華山的道峪、劉峪等重要峪口。第三營駐防木家埡一帶,將通往華山的重要隘路、峪口、道路全部予以封鎖,防止蔣軍由洛南與商州西北方向向西安突進。其時,中央軍傅正模旅已攻占下了洛南縣城。24日,除傅正模旅外,中央軍新開列的第九十五師、九十八師,曾萬鐘的第七師與第十一師,也相繼抵達洛南。
又聞:公秉藩所率的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第一支隊,也由西安潛回武關、商南,并偕同九十八師李鐵軍部折回龍駒寨,并將當地匪首劉子杰收編為一個地方民團,企圖在商洛糾結反動勢力,伺機破壞和擾亂陜東南的我軍備防。31日,許旅駐厚子鎮的第二營清峪口哨兵,即捕獲公秉藩派來刺探軍情的特務3名,并在此3名特務身上搜出特務暗號證。
1937年1月13日,許旅特務團的士兵即在許家廟與藍田一帶的大小村莊里,看到徐海東率領的紅十五軍團第73、74、75三個師的先頭部隊。紅軍戰士們大部分身穿便衣,腰佩紅布條,如生龍活虎一樣。夜晚他們分住在村民家里,不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秋毫不犯,還時常給村民掃地、挑水,幫助做農活雜活,軍民感情極為融洽。因為保密的關系,十七路軍的下級指揮官也不知道紅軍來這里的任務,只是在雙方聯歡與相互交談中,才了解到這支紅軍部隊開到這里的任務,是在配合東北軍、十七路軍組成的抗日聯軍,堵擊華山方面的蔣家軍隊向西安進犯的。在商縣黑龍口還駐有紅軍的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紅軍的支援,極大地鼓舞了西北軍的廣大官兵,官兵們的戰斗意志因而更加堅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