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記者 李小龍 李 敏 楊 鑫

8月12日,我市山陽縣中村鎮發生特大山體滑坡,災害現場滑坡達230多萬方,給救援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目前仍有64人失蹤。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各方力量全力進行救援。
現場救援
人力機械一起上
8月13日,山陽縣中村鎮特大山體滑坡現場救援已經進入第二天,來自武警、消防、公安、礦山救護等多支救援力量近800人一直奮戰在搶險搜救第一線。
發生滑坡的地點處于兩山夾一溝的地帶,滑坡體長度達550米,最寬的地方280米,平均厚度35米,整個山體滑坡面積9.6萬平方米,塌方量達230多萬方,根據陜西省地質勘察院派出的勘探無人機檢測,在發生塌方的山體內發現一條20厘米寬的裂縫,極易發生次生災害。
13日下午,正在現場指揮救援的市委常委、副市長、現場救援總指揮高健告訴記者,搶險救援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險情,今天又滑塌了80多萬方土石,目前滑塌的土石總方量已達230多萬方。投入搶險救援的各方力量已經成立了7個專業救援隊,調配大型機械、重型車輛30多臺套,正在全力投入救援。

悲傷的母親一直念叨著兒子的名字
截至13日晚,負責搜救的消防部隊已經利用生命探測儀、搜救犬等對山體滑坡現場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探測搜救,但遺憾的是還沒有發現有生命跡象。
武警消防
一刻不停搜救忙
12日凌晨2時48分,正在執勤的武警商洛市支隊政治處宣傳股股長周建平接到總隊命令,要求立即參與救援。凌晨4時48分,他和戰友100多人到達災害發生地點后,立即投入到了緊張的救援中。由于對周圍情況不明,支隊領導隨即派出了小分隊對周邊地形進行勘察,研究如何開展救援,并開始搜索周邊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礦工和需要轉移救助的當地村民。
災害發生后,現場一時涌進了大量車輛,周建平帶著幾個戰友一起,維持現場秩序并組織疏導交通。同時,他們還加強了對危險地段的警戒,以防次生災害發生對現場救援人員帶來危險和傷害,全力保障各項救援順利開展。從12日開始,周建平和他的戰友們就一直24小時堅守在各個路口進行值守,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影響救援進度。記者在現場看到,救援一線的戰士們幾乎忙得都沒時間吃一口熱飯,只能拿自己隨身攜帶的泡面、火腿腸、餅干、礦泉水充饑。
晚19時左右,一部分家屬來到了塌方現場的山體滑坡地帶,如果再往前靠近,就很危險。為了他們的安全,周建平和戰友們一起手挽手形成了警戒人墻。看到傷心痛哭的家屬,不少戰士們也流下了眼淚,但為了他們的安全,戰士們還是堅決地進行了勸阻。
皮卡司機
幸虧挪車躲劫難
8月13日,在采訪被搜救出來的14位幸存者時,我們見到了一名司機和他的外甥。
原來,災害發生后最先報警的就是礦上這名皮卡車司機鄭鵬,事發時他忙駕車逃生,雖然已經駛離滑坡地帶一段距離,但他的皮卡車仍舊被滑坡造成的沖擊波沖離路面20余米,車輛也在遭受沖擊后嚴重變形。
鄭鵬回憶說:“半夜我起來小便,值班領導讓我挪車。我和外甥開著兩輛皮卡車往外走。聽到后面落石聲大作,我倆一起踩油門往外跑,兩三分鐘時間,山體滑坡,生活區的人被埋了,外甥在前面沒事,我的車翻了。”鄭鵬被診斷為腦震蕩,無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