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駱昭君)穿行在柞水縣杏坪鎮中山村廣闊的林山中,兩側平地和緩坡上長長的青藤纏滿架桿,紅紅的五味子果結得密密實實,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的年景。翠綠的藤蔓、紅彤彤的果粒、連片的果林……眼前壯美的風物,給我們講述著中山村的產業致富之路。
這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村,自實施“一村一品”工程以來,將五味子科管、種植發展成了村上的一大主導產業。 杏坪鎮中山村山高路遠,產業發展滯后,村民們過著靠地吃飯的傳統日子,怎么利用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成為擺在該村面前的主要問題。為了解決產業滯后難題,村支書侯忠孝動起了腦筋。他發現,村上廣闊的山林中隨處可見野生五味子,由于常年沒人管,這些五味子都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要是把這些果林科管起來,派專人管理、補植,確保產量,收入會十分可觀,加上這些果林已經成片,是一個常年受益的產業,這更增強了候支書的信心。
通過邀請上級部門和有關專家實地勘察論證,候支書帶領村干部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在本村發展了五味子科管種植基地5000余畝。通過集中科學管理、空閑地補植,大大提高了五味子的產量和質量。
今年是見證收益的第一年,這片果林平均掛果率達到60%,產量達到63噸,產值高達100余萬元,帶動周邊300余人增收。
“下一步,我還想新修一條1.5公里的進山公路,連接基地和外界,方便外商來我村收購五味子,我們還將在基地修建廠房3間派專人在這里辦公、照管,同時,探索發展林下經濟,通過在五味子空隙套種大豆的種植方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將這個產業變成農民口袋的錢串串……”村支書侯忠孝滿懷信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