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清油河鎮后灣村除了發展10戶農家樂、種植200畝采摘果園外,利用該村具有獨特理療功效的料姜石,目前正在籌建3家料姜石足浴中心。試馬鎮紅廟村今年新種了350畝蓮菜、50畝大櫻桃、1000畝油茶園、1200茶園和50畝魚塘,涉及農戶200多戶。富水鎮王家樓村成立了多家農業協會,牽頭種植金銀花100畝、良種核桃1000畝、茶園1000畝;今年又新發展了100畝優質狝猴桃、50畝葡萄,目前正流轉土地,計劃種植200畝藍莓。
過風樓鎮白玉溝村建設了采摘園3個30畝,垂釣園2個30畝,農事體驗園2個20畝;他們積極開發旅游商品,目前已打造出丹參蜂蜜、野生天麻、菜籽油、香菇、黑木耳、純手工紅薯粉條、包谷酒、蓮藕等“過風樓”牌系列特色農產品,促進了農民增收。
文明鄉風濃起來
美麗鄉村不僅美在生態、美在環境,更應美在人文、美在鄉風。
基于此,商南縣文明辦積極牽頭,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鎮村以農家書屋、村級活動場所、村務公開墻(欄)等為主陣地,全方位開展宣傳。每年定期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來教育人、引導人、激勵人,大力弘揚真善美,抵制假惡丑,增強村民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公民道德的自覺性。
7月下旬開始,該縣舉行了以“講文明、展家風、傳美德”為主題的“最美家庭”“好家風家教”先進事跡巡回宣講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村組入社區。活動中,后灣等美麗鄉村均表彰了村里的“最美家庭”,這些家庭中的“好兒媳”“好公婆”等成了標桿人物,帶動更多村民自覺弘揚孝老愛親、甘于奉獻等美德。
該縣還積極推進建好“文明一條街”、管好一個農家書屋等“十個一”要求的落實,著力加強鄉村文明建設,村民的文明自覺性慢慢增強。正如該縣環治辦干部廖全江說:“過去,村民垃圾隨處倒,污水隨意潑。現在,配備了垃圾桶、垃圾箱,制定了村規民約,定點倒垃圾的文明習慣養成了,村里環境衛生也就跟著大變樣。” (朱 峰 李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