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史天嘯 徐世旺)山陽縣天竺山鎮把移民搬遷工作融入天竺山景區旅游開發、特色產業發展,幫助移民戶發展種植養殖業、個體工商業、旅游服務業、商品加工業等增收產業,走出了一條依托旅游開發強農、特色產業富民的陜南移民搬遷與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助推搬遷戶致富增收。
天竺山鎮已建成陜南移民搬遷集中安置小區2個,涉及260戶910人。為了幫助移民搬遷戶致富增收,鎮上從技術培訓、資金扶持、項目策劃、產業布局著手,千方百計扶持搬遷戶創業就業,不斷拓寬搬遷戶收入渠道,有效解決了搬遷戶就業增收問題。他們整合“雨露計劃”、陽光工程、創業促就業等培訓項目20場次,對搬遷戶進行農家樂、中蜂養殖、散養土雞、藥果種植等實用技能培訓,為搬遷戶創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在移民搬遷過程中,該鎮在有商業經營價值的安置區規劃、建設經營性用房,支持搬遷戶發展旅游服務、商貿流通業,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天竺山鎮僧道關移民安置點就是該鎮依托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開發而建成的兩層小洋樓,一樓經商、二樓居住。搬遷戶有的辦起了商店,為游客提供日用品與土特產,有的辦起了農家樂,年收入達10萬元,成為天竺山腳下集居住、餐飲、農家樂為一體的旅游服務集群。
鎮上堅持“一戶帶多戶、多戶連成片”的板塊化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藥、果、畜、茶、勞務、特色農產品產業。在灣坪村等移民集中安置點建起集旅游服務、景區創業、中蜂養殖、散養土雞、藥果種植于一身的“五位一體”景區服務帶動型產業發展模式,保證每個搬遷戶至少有1個致富產業。僧道關村鐵爐子嘴組農戶賈長青等10戶搬遷戶,在搬遷至新居后苦于沒有就業渠道,鎮上通過實地調研、了解市場行情、結合景區旅游附屬產業發展的思路,在鐵爐子組向農戶提出發展中華蜂和散養雞養殖產業。對于靠近景區的花櫟樹組和廟口組,鎮上因地制宜決定讓農戶發展農家樂和油用牡丹種植產業。目前,鎮里有32人在景區上班,開辦農家樂26戶,發展中蜂12戶3000箱,土雞存欄6000只,藥材種植2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