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劉先娥 胡 奎 喬新星
“新裝的路燈太亮了,廣場上跳舞和納涼的群眾一下子多了起來,燈亮了,大家的心情也敞亮了。”鎮安縣永樂街辦中合村村民劉義仁興奮地對省地質調查院駐中合村工作隊講道。
中合村共有519戶1835人,“十三五”時期建成搬遷點2處,占地面積32畝,建筑面積3.87萬平方米,安置群眾261戶1381人。作為一名搬遷群眾,劉義仁目睹了中合村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村莊舊貌換新顏,心中甚為滿足和歡喜。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劉義仁發現,搬遷點周圍有些路燈時亮時不亮,部分區域甚至黑乎乎一片,嚴重影響到了群眾的生產生活。隨后,劉義仁立即向中合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紹揚反映情況,張紹揚知曉后,及時對損壞的路燈調查摸排,并在2022年初召開的項目規劃會議上,將路燈管護項目納入到了本年度鄉村振興幫扶計劃,得到大家一致點贊。
中合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延伸服務群眾功能,投入5萬多元對主干道沿線及搬遷點村民居住集中區域66套太陽能路燈燈頭及電池進行徹底更換。“由原來的30W到現在的50W,搬遷點的路燈全部亮了起來,燈火通明,習慣晚上跳廣場舞的姐妹們終于不用摸黑跳舞了,姐妹們的舞蹈跳得更加優美帶勁了。”村民唐義芳興高采烈地說。
中合村搬遷點常住人口較多,像唐義芳這樣愛跳廣場舞、喜歡打太極的群眾將近上百人,工作之余,群眾習慣了夜晚聚集在小廣場唱歌跳舞、娛樂身心、交流想法、商討日常,盡情享受著精神文明帶來的愉悅。路燈更換后,不僅照亮了孩子們天真的童年,照亮了群眾優美的舞姿,更照亮了在外拼搏人們歸鄉的路……中合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鄰里關系溫馨和睦。
“解決群眾夜間照明問題,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保障,才能筑牢鄉村振興根基。”駐村第一書記張紹揚說。自2019年6月省地調院結對幫扶中合村以來,院黨委高度重視,先后擇優選派5名業務工作能力強、鄉鎮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年輕骨干作為駐村幫扶干部,129名副科級以上干部結對幫扶151戶602人,累計開展入戶幫扶工作3000多人次,先后投入幫扶資金189.19萬元,把志智雙扶作為工作重點,積極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