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維智)9月22日,在鎮安縣廟溝鎮的板栗園里,黃色、青色的板栗蒲搖曳枝頭、咧開“嘴巴”,紅褐色的板栗點綴其中,破苞待墜。在云蓋寺鎮金鐘村沿線,不時傳來板栗蒲從樹上掉下的撲通聲以及山里群眾用毛竹敲打板栗樹的嘩啦聲。路過的游客看到這番豐收景象,紛紛停下車來購買板栗。
鎮安縣云蓋寺鎮金鐘村素有種植板栗的傳統,幾乎家家戶戶都圍著板栗轉。村子在大梅子溝片區創新發展“數字板栗”模式,選取1000多棵樹齡超過20年的優質板栗樹,進行精細化數字管理,實時監測溫度、濕度等,精心管護,保障板栗品質。這些板栗樹通過網絡公益平臺的“我在秦嶺有棵樹”認領活動,以每棵100元的價格,被消費者認購。認購板栗樹的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板栗生長的實時圖像。板栗成熟后,村上將新鮮板栗寄給全國各地的認購者。
購銷是板栗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今年,鎮安縣建立了45個收購點,以高于往年市場價30%的價格進行收購。“我們已經收購銷售板栗2000噸。預計今年板栗產量可達8000噸,綜合產值1.5億元。”鎮安縣林業局局長張撐柱說。
近年來,鎮安縣不斷延伸板栗產業鏈,目前全縣有5家板栗加工儲藏企業,運營24個板栗專業合作社,并組建鎮安縣板栗產業協會。鎮安縣還將統一收購的板栗進行深加工,制作成糖炒栗子、蜜汁板栗、栗子粉等產品,在線上線下進行銷售,已在西安等地開設40多家鎮安糖炒板栗店,帶動全縣100名勞動力就業,年加工處理板栗5000噸以上。
據了解,目前全縣發展板栗60.5萬畝,建成3個10萬畝板栗林帶、4個萬畝以上板栗基地、18個千畝以上板栗基地、8個生態標準示范園,培育50畝以上大戶923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