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葉朝陽
陜西日報記者 鄭 斐
“葉主任是個好干部。”9月27日,鎮安縣廟溝鎮五四村村民周元說,“自打市衛健委包扶我們村,葉主任就經常來村里走訪,幫助村上修路架橋、發展產業。現在,我們一家年收入能有3萬多元。”
周元口中的“葉主任”,是商洛市衛健委原主任葉朝陽。2019年,市衛健委包扶五四村后,葉朝陽了解到這個小山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群眾缺醫少藥的情況,便跑部門、找項目、籌資金,為村上投資20多萬元建起標準化村衛生室,拉開了全市村級衛生室“公建民營”的序幕。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公有制標準化村衛生室1080個,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有效解決了農村群眾看病就醫難問題。在2021年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中,商洛市健康扶貧工作全省考核排名第一。
葉朝陽參加工作40多年來,先后在教育系統、組織部門、統計部門等多個崗位任職,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不斷學習、努力提高。2019年,葉朝陽擔任商洛市衛健委主任,面對這個全新的領域,他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深入基層走訪調研,拜專家為師,向群眾學習,很快從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葉朝陽第一時間為商洛市委、市政府出謀劃策,組織成立機構、制定預案、組建專家團隊科學研判,制定出臺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今年8月15日,商洛市發生疫情,已退居二線的葉朝陽連夜趕赴商南縣,深入一線指揮流調溯源、核酸檢測、轉運隔離、社區管控等工作,及時精準確定風險點位,劃定中高風險區,有效控制疫情傳播與外溢。商南縣疫情平穩后,他又返回商洛市商州區參與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主動扛起醫療救治工作的重擔,僅用15小時騰空并啟用定點醫院,36小時改建投用體育館方艙醫院,15小時改建開診涉疫醫院,調配專家團隊及時到位。
商洛市按照“定點醫院救重、方艙醫院救多、涉疫醫院救急、其他醫療機構保基本”的工作思路,實施新冠肺炎患者“應收盡收”、風險人群“快轉快治”、普通人群“應治盡治”、特殊人群“分類收治”舉措,實現了患者“零重癥、零死亡”,院內“零感染”,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與基本醫療服務保障兩統籌、雙勝利的目標。
“葉主任是個好干部。”醫療救治組的李少偉說,“從8月15日到現在,葉主任就沒有好好休息一天。他每天都深入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現場督查指導,主持召開醫療救治組會議,對患者救治、院感防控、基本就醫等情況逐一研判、調度,精力旺盛到我們這些年輕人都趕不上。”
作為“領頭雁”,葉朝陽在工作中非常注重培養干部,始終把抓班子帶隊伍聚人才作為重要任務,近3年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2000多名。
在他的努力下,2020年,重癥醫學專家張衛東來到商洛市中醫醫院,牽頭組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建成ICU病房,填補了該院學科空白。張衛東同時擔任商洛市中醫醫院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和新冠肺炎患者會診專家組組長,累計會診、指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0多例。
在葉朝陽的積極協調下,近年來,商洛市衛健委先后為98個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建成安居工程138棟,解決了一線醫務人員的后顧之憂;落實一線醫務人員績效及職稱晉升相關待遇,推薦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名,推薦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80多名,營造了尊醫重衛的濃厚氛圍。
在葉朝陽擔任商洛市衛健委主任期間,商洛市啟動了市中心醫院新建,市中醫醫院、市婦幼保健院遷建三大項目,完成商州區中醫醫院、山陽縣醫院等10所縣級醫院新(遷)建工程。全市縣級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均達到二級醫院標準,5家鎮衛生院達到國家推薦標準、39家鎮衛生院達到國家基本標準,群眾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2.6%。 (原載《陜西日報》2022年10月17日第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