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風軍 司明亮)今年以來,鎮安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嚴格落實“五化”要求,推動工業經濟增長大提速。
圍繞五大工業支柱,鎮安縣做大做強清潔能源產業,加快建設裝機容量140萬千瓦、投資88億元的月河抽水蓄能電站;穩步推進裝機容量140萬千瓦、總投資99億元的米糧抽水蓄能電站;扎實推進西口、達仁、玉泉3個抽水蓄能電站簽約項目落地建設。做大做強漢白玉新材料產業,大力推進高峰漢白玉新材料產業園建設,持續延長漢白玉新材料產業鏈。做大做強石灰石新材料產業,加快推進300萬噸石灰石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日產5000噸智能水泥生產線等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建成輻射陜南和關中城市群的優質建筑水泥供應基地。做大做強鎢鉬新材料產業,鏈條化開發、集約化利用,打造鎢鉬產業園,形成完整的鎢鉬產業鏈,建成中國西部鎢都。做大做強鉛鋅和黃金新材料產業,加快建設日處理2000噸鉛鋅選礦生產線,重塑鎮安鉛鋅和黃金品牌影響力。
鎮安縣著力壯大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大力培育茶葉、蠶桑、魔芋、板栗、核桃等鏈主企業,帶動43個小蠶共育室、335個標準化養蠶工廠、6萬畝魔芋基地、24個板栗合作社、65個核桃合作社、30個食用菌產業基地、50個養殖基地。打造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依托鎢、鉬、鉛、鋅、鎂等新材料,統籌布局裝備制造業項目,招引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大企業,打造裝備制造新材料基地。升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依托陜西鎮安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施工隧道和充足電力資源,謀劃大數據中心項目,努力打造中國西北信息產業基地。培育中醫藥產業集群,堅持野生撫育、規范種植、開發利用相結合,培育中醫藥鏈主企業,帶動發展五味子、黃精、豬苓、連翹、白及等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35個,形成中醫藥產業集群。
鎮安縣提升招商引資能力,用活《加快打造營商環境先行地三十條措施》《激勵鄉黨回鄉投資十五條措施》等政策,緊盯五大工業支柱和四大產業集群,真正把園區打造成招商引資的“洼地”。提升創新創造能力,主動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大力推動園區運行機制創新與入園企業技術創新、品牌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突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結合,加快把園區打造成為大干工業的主戰場、創新創業的集聚地、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提升引領孵化能力,實施“騰籠換鳥”計劃,分類處置“僵尸企業”,盤活土地、廠房、勞動力等有效資源,為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著力培育“小巨人”企業、行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