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心塞、萌萌噠……這些被嚼爛的2014年最火網絡流行語,該不會又要出現在羊年春晚的相聲小品里吧?2015年央視春晚,你不想聽到的網絡流行語是什么?”央視春晚也開啟了“自黑”模式,將這幾年被網友詬病的“網絡流行語太多”的問題擺到了微博上,征求網友意見。
春晚是網絡流行語的終結者?
“央視綜藝”微博10日發布信息:曾有調查顯示,近七成網友反感春晚濫用網絡流行語,還有觀點認為“春晚就是網絡流行語的終結者”。并將今年流行的九大流行語羅列出來,讓網友評論“最不想聽到的網絡流行語。”網友“大濤濤濤”將這些“舊”流行語組合起來:“自從2014年流行了一句話,‘有錢就是任性’,我頓時‘心塞’了,不過我感覺沒錢的我也是‘萌萌噠’,為了掙錢我也是‘蠻拼的’。其實在我內心‘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個美男子’,但每每照鏡子時‘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在這個看臉的世界里我還是學些糊口的技術吧,‘那么問題來了’,‘挖掘技術哪家強’?想到這‘我也是醉了’。”
截至本文發稿前,該微博已經收到近千條回復。連央視一套的官方微博也進行了轉發和評論:“有網友說:‘都說了是網絡流行語,還是讓它的流行止于網絡吧’。現實中的你和網絡中的你是兩種性格和行為方式的人嗎?大家來聊聊吧 ,到底春晚該不該出現網絡流行語呢?”
堅持看春晚多年的姚先生說:“每次春晚上把已經流行‘失效’的詞,當成新鮮事物寫到相聲、小品里,甚至出現在主持人的串詞里,瞬間就覺得無趣,那么多藝術家,創造點新鮮詞有那么難么?別炒剩飯就是尊重觀眾了。”有網友說:“挖掘機哪家強?年初就流行了吧,春晚要是再用我直接疲勞。”當然也有網友贊同用網絡流行語,比如“fwl婉”:“我挺喜歡春晚使用網絡流行語,或者春晚創造一些流行語。”
不是反對流行語,是反對生搬硬套
資深文化評論人韓浩月表示:“這不是對流行語的反感,當流行語幾乎成為所有人的口語表達方式,但觀眾不想讓它在春晚出現,是因為春晚用得太生硬。明明有順當的詞可以用,但為了博共鳴,非要把網絡流行語用上去,尤其是相聲小品里生搬硬套,演員表演的時候不自然。和創作者年齡老化有關系,導致與年輕人的隔閡特別明顯。”
曾幾何時,春晚是流行詞的發源地,“領導,冒號!”“忽悠,接著忽悠。”等春晚臺詞,讓老百姓津津樂道。近兩年,春晚頻繁使用網絡流行語,卻被網友稱為“拾人牙慧”,春晚的創造力下降了嗎?“不能只怪春晚的創作,是我們整個流行文化環境都受到網絡的影響。于是創作者們將網絡用詞當成主流,但效果恰恰相反,網民發現他們開玩笑的語言被創作成作品迎合觀眾,在內心是鄙視的,他們的內心是需要一種精神升華的東西。大家內心希望在春晚上看到是和網絡上不一樣的東西。”
對于此次微博問答,韓浩月認為春晚劇組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春晚可能會屏蔽反感程度很高的詞,但一些大家不是太反感的可能還會用。其實用也沒關系,但一定要真正地消化這些網絡流行語,對流行語進一步提煉,重新設計、拆解,讓劇本嚴絲合縫,顯得更智慧。”(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