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羊年春晚離我們越來越近,記者昨日了解到,春晚語言類節目第一次審查已舉行,8個節目參加了審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審查首次建立了“笑果測評體系”,力爭將叫好又叫座的節目搬上春晚舞臺。
新老面孔齊亮相
昨日,包括相聲、小品在內的8個節目參加了審查,作品“數量多、題材豐富”,涵蓋了多個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春晚劇組透露,此次參加審查的只是部分節目,另有一批節目仍在進行緊張地創作和排練,它們將在第二次審查中出現。據了解,亮相一審的除了馮鞏、蔡明、潘長江等春晚“常青樹”外,岳云鵬和孫越、苗阜和王聲、高曉攀和尤憲超等新面孔也出現在一審現場。
審查中測評“笑果”
隨著網絡段子的迅速普及,觀眾的笑點越來越高,簡單的搞笑已經很難把觀眾逗樂。春晚劇組充分意識到這一問題,為此專門在審查中建立了“笑果測評體系”,制定出一套規范合理的測評方案:專門的監測人員使用“掌聲記錄儀”監測現場觀眾在自然放松的狀態下對各個節目的鼓掌次數、笑聲分貝等數據,同時請研究人員對現場觀眾在各個時點的反應進行記錄。審查結束后,劇組將組織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的觀眾代表進行座談,從語言類作品的故事情節、臺詞、演員等多方面匯總大家的觀后感和意見建議,從而將真正叫好又叫座的節目搬上春晚舞臺。
盡量避免炒冷飯
此前,春晚劇組曾向廣大網友征集“不希望在春晚上聽到的流行語”,這一活動引發了強烈反響,很多人認為,春晚語言類節目不應成為網絡流行語“回爐”的平臺,而應成為新流行語誕生的舞臺。春晚劇組也表示,將盡量避免用網絡流行語“炒冷飯”,爭取多給觀眾創造一些新鮮的段子和笑料。
另外,除了相聲、小品等觀眾耳熟能詳的形式之外,央視羊年春晚有可能引入啞劇、滑稽戲等新的表演形式。據了解,此次就有一個啞劇節目參加了一審,春晚劇組希望通過這種新鮮的喜劇形式給觀眾帶來別樣的觀賞體驗。
記者 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