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追看《何以笙簫默》的觀眾有點不解,明明第32集就已上演大結局,為何該劇卻有36集?看完33集至36集后觀眾才發現,其實就是把前面32集剪輯成4集的“瘦身版”重播了一遍。為此有人開始吐槽:“既然4集就能講明白,為啥要拍32集?”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當下的電視劇大多存在嚴重的注水現象,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30集能頂80集
《何以笙簫默》推出“瘦身版”,江蘇衛視方面給出的理由是滿足原著粉的需求。不過,觀眾難免會產生質疑:“既然4集就能講明白,為啥要拍32集?”對此,電視臺方面回應稱:“一部小說改編成電視劇都存在重新加工創作的過程,如果真拿《何以笙簫默》原著小說當劇本,最多只能拍三四集,但國產劇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短小篇幅。”
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以及黃渤主演的諜戰劇《鋒刃》也被網友認為故事拖沓,“洗完碗出來劇情還能接上”。尤其是《武媚娘傳奇》,有人對比劉曉慶版《武則天》后發現,該劇的30集講述了《武媚娘傳奇》80集的全部劇情。
有業內人士指出,“一劇兩星”政策實施后,各大衛視紛紛絞盡腦汁來想應對之策,“瘦身版”緊跟著完整版播出,增加了電視劇的總集數,無疑將為投資方增加收入。
集數誰說了算
76集《甄嬛傳》登陸美國時被簡化成6集(每集90分鐘),相當于12集常規美劇的長度,如此大幅的縮水耐人尋味。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對于國產劇注水的質疑從未停止過,但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所謂強情節、快節奏的美劇風格并不符合他們的收視習慣。“中國觀眾不會依據6集的美國版本認為76集的《甄嬛傳》是一部注水作品,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播放環境、收看習慣決定了劇集長短。”
有導演認為,電視劇越拍越長源于廣告商的要求,“按40集的電視劇來計算,每天播出兩集,播出20天,這樣的廣告播出周期還是可以的。如果換成一部20多集的電視劇,播幾天就播完了,隨播廣告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廣告商肯定是不樂意的”。還有制片人指出,一般電視劇越長,銷售額就越高,為此一些制作單位就將電視劇人為拉長。此外,電視劇不達到一定長度就拉不到廣告,播出單位也會逼制片方拉長電視劇,導致劇集的質量下降。 (記者 趙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