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1月19日的暴跌,恐怕1月20日的大漲讓周一割肉的投資者更為心疼。
滬指近日再度走出“顛簸”行情,本周一在兩融業務監管利空的打擊下,滬指大跌6%,當晚證監會緊急回應,本周二滬指稍有企穩。
在投資者的吐槽中,誰要對市場波動負責成為焦點,壓力很大的市場各方紛紛擺出澄清姿態。
證監會周一連夜安撫投資者,稱雖然對12家不聽話的券商采取行政監管措施,但依然旨在促進融資業務規范發展,而對于沒有50萬但已經借到錢的投資者也不會強行平倉。
一眾券商也表示無辜,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等多家券商當晚回復,稱并未收到監管層任何通知和函件,這一規定只是個別券商昨日的自行約束和調整,與監管層無關,其他券商也暫未跟隨。海通證券則稱暫停兩融對公司利潤影響比較小。
還有,周一中信證券大股東“踩點”減持被稱為是券商股暴跌的推手,但中信證券就此發表聲明稱,大股東的減持為正常經營行為。
那么誰才該為投資者1月19日的心碎負責呢?經過排除法發現,似乎所有線索都指向這個——投資者過度解讀消息,奪路而逃產生踩踏事件。
這個解釋可謂情理之中。作為典型的政策市,長久以來中國股市與宏觀經濟之間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趨勢常有背離。在多年的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2006年到2007年經濟周期驅動的牛市堪稱罕見,但多數時候,A股市場的漲跌是由資金跟隨政策而動。
因此,在A股市場中,解讀政策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此前市場有“跟著新聞聯播炒股”、“炒股要多讀書多看報”等有幽默感的段子,而2014年以來,投資者從軍工概念、新疆地域概念炒到“一帶一路”,以前挖掘成長性的手法正在失效,只有每天蹲守《新聞聯播》,認真研讀政府工作報告的人才能屢屢踏準市場熱點。
本來就是政策市,政策的效應還被兩融、傘型信托等放大器給放大,所以無怪乎投資者會對關系到資金面的兩融如此敏感,別忘記了,本輪瘋牛行情更是從降息開始。
不過讓投資者誤會的各位似乎也不能撇清所有關系。市場關于兩融的敏感是可以預見的,此前2014年12月,曾有傳言兩融業務將有窗口指導,當時滬指曾經大幅下挫。
當然,屢屢讓投資者“誤會”的情況并非故意。證監會主席肖鋼在2013年就提出,證監會在市場化職能改革要扮演“小拇指”的作用,把證監會職能切實轉到維護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種“誤讀”產生的踩踏風險仍有,目前傘型信托依然是懸在投資者頭上的一把利劍,所以下一把劍下來的時候,監管層請輕一些,而投資者也務必要淡定一些。
股市補習班:傘型信托是下一個雷嗎?
傘形信托是單個股票賬戶資金夠300萬以上,即可簽約參與優先級資金融資的工具,根據個風險偏好選擇1:1、1:2、1:2.5等,最大1:3的資金杠桿比例,選擇二級市場中股票、基金、債券、貨幣等交易標的獨立操作,自擔風險。直到在約定的6個月或者1年后將借來的錢還給機構。傘型信托具有期限靈活,融資快捷、高杠桿、低成本的優勢。
2014年12月,證監會開始去券商機構的兩融業務進行排查,同為杠桿資金來源的傘形信托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甚至被認為是會接下來沖擊市場的另外一只靴子。傘形信托的杠桿率最高可達1:3,而融資融券的杠桿率多為1:1,傘形信托杠桿率遠高于融資融券業務。
-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1月20日晚8點30分推出“聚焦中國經濟年報”特別報道。該報道采用數說2014的方式,重點關注2014年我國多個領域出現的亮點。 數說2014,盤點一年來宏觀經濟成就。宏觀經濟聽上去離我們很...
時間:01-21
-
投資、消費、凈出口作為中國經濟運行的三駕馬車在2014年表現各異,但毋庸置疑的是投資比重的下降成為經濟增速下滑的核心因素,固定資產投資502005億元,實際增長15.1%;消費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成為中國經濟的中堅力...
時間:01-21
-
昨日(1月20日),李克強總理率重量級代表團赴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隨行人員中除了王毅、徐紹史、高虎城、周小川等多位高級官員外,還有任正非、馬云、林毅夫、李稻葵(微博)等多位中國工商界、學界精英...
時間:01-21
-
盡管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上周五收盤大幅上漲5.3%,部分投資人認為原油即將迎來筑底反彈,然而進入本周以來,國際油價重回跌勢。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原油之前出現了反彈,但是基本面沒有根本性改觀,如果美國加息周...
時間:01-21
-
1月21日,商務部召開2015年第一次例行發布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進行2014年全年年度盤點。以下為2014年我國吸收外資情況: 2014年全年,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3778家,同比增長4.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63.7億...
時間:01-21
-
新華保險停牌已引發各路猜想。據《上證報》報道,新華保險大股東中央匯金將讓渡所持的部分新華保險股份給阿里巴巴。中央匯金將兌現投資新華保險的部分收益,并為新華保險引入有實力的民營資本股東。 新華保...
時間:01-21
-
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跑贏”GDP;衡量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數進一步收窄,收入分配結構進一步優化。 業內人士指出,2015年,惠民生與穩增長將...
時間:01-21
-
中國證券報記者20日獲悉,國企改革頂層設計中,已經成熟的包括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在內的幾個方案會爭取在春節前推出,目前方案正上報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審批,并最終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時間:01-21
-
昨日(1月20日),2014年中國經濟成績單正式出爐。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4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36463億元,同比增長7.4%,回落0.3個百分點,創新世紀以來中國年度GDP增速的新低。這一增速平...
時間:01-2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