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部集中回應近期社會熱點:外資"跑路"說法不成立
“目前,中國國內政治穩定、市場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增強,各領域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對全球資本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中國已經連續23年位居發展中國家吸收外資的首位。”在1月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集中回應了國內外媒體高度關切的熱點問題。
此前,有媒體報道,微軟收購諾基亞公司手機和服務業務后,逐步關停了原來諾基亞在中國的兩家手機生產線。還有媒體說,日本的松下公司也表示近期將從中國撤出兩條彩電生產線。有輿論據此推斷,外資正集中撤出中國市場。
沈丹陽表示,關于微軟公司收購諾基亞公司手機和服務業務以后,逐步關停原來諾基亞在中國兩家手機生產工廠一事,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及中國手機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另一方面也是跨國公司自身全球戰略調整的結果。至于媒體報道有關個別日本家電企業計劃撤離生產線的報道,并非普遍現象。相反,有不少日本企業還計劃新遷生產線到中國來。比如,松下集團最近向媒體證實,已經決定將松下福島的LUMIX數碼相機的部分生產線轉移到中國的廈門,轉移工作將在今年5月份完成。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沈丹陽還就中日貿易、歐版量化寬松等作出了回應。
沈丹陽說,關于中日貿易一事,有媒體關注到,日本財務省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日本對華貿易赤字是5.79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4.9%,進出口額和赤字都創歷史新高。而相反,日本對華投資的降幅創了1989年來的新低。沈丹陽表示,數據以日元為單位,由于近年來日元急劇貶值,而且長期看日元匯率波動幅度較大,因此日元統計和美元統計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按照中方的統計,2014年中國對日本貿易是中方逆差135.6億美元,同比增長13%。希望日方用實際行動切實落實此前習近平主席與安倍首相會晤達成的有關共識,與中方相向而行,繼續努力改善兩國關系,為兩國經貿合作的恢復、鞏固和進一步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關于1月22日歐央行實施的新一輪量化寬松計劃,沈丹陽表示,歐版的量化寬松短期內或許將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降低歐元區國家主權融資成本,并且刺激歐元區擴大出口,為經濟增長創造有利條件。但是從中長期看,量化寬松計劃能否阻止歐元區經濟陷入長期停滯,實現全面復蘇和增長尚不明朗。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場。歐版量化寬松勢必對中歐經貿產生一定的溢出效應影響,而這種影響可能是利弊兼有。一方面有利于中國企業擴大從歐洲的進口,降低對歐投資成本。但同時,中國企業在歐現有投資也有可能面臨受損的風險。此外,全球跨境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也會進一步增加。
關于美歐對中國企業發起的反傾銷調查,沈丹陽表示,中方希望美方能夠吸取前車之鑒,審慎處理輪胎產品案,避免再次破壞兩國相關產業的貿易與合作,制造中美貿易的不和諧因素。對于輸歐光伏玻璃的反傾銷調查,中方希望歐方嚴格依法調查,給予中國企業充分的抗辯機會,并客觀地審查企業相關數據,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決。
關于墨西哥高鐵項目,沈丹陽表示,“此前,中國企業參與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市高鐵項目競標的結果完全是公正合法的,我們對墨政府撤銷招標結果感到遺憾。近期,中國企業再次參與此項目的競標。”(經濟日報記者 李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