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人民幣中間價較收盤價再度大幅下調,在岸和離岸人民幣應聲重挫。
今天中間價下調145個點至6.5314,創2011年4月以來新低。昨日中間價報6.5169,收報6.5199,23:30人民幣最后成交于6.5157。
中間價發布后,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快速貶值,目前跌逾400點,一度跌破6.69,創2009年來新低。
在岸開盤后,人民幣對美元亦迅速走低,目前已跌破6.55關口,現報6.5521,較昨日收盤價跌逾300點。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匯差一度擴大至紀錄水平1400點。
去年8月進行的“新匯改”完善了中間價形成機制,做市商報價時“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從而縮小央行操控空間,把確定中間價的主導權交給市場。
而1月4日,新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中間價就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調低了近100點,創2011年5月24日來最低,這讓不少市場人士頗為吃驚。
在中間價公布之前,離岸匯率一度快速走高近100個點。高盛新發布的報告認為,油價下跌推高中國的經常帳盈余,人民幣基本達到公允值,貶值空間相當有限。
但高盛同時警告稱,近日中國政府表現出引導人民幣貶值的強烈意圖。
自2016年起人民幣外匯市場運行時間由北京時間9:30-16:30調整至9:30-23:30。央行此前公布,延長交易時間后,將以北京時間16:30人民幣兌美元即期詢價成交價作為當日收盤價。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BA)認為,中國央行今日發布的人民幣中間價低于預期更有可能是為了試探市場對美元的需求,而不是作出貶值姿態。如有需要中國央行有許多工具可以讓人民幣貶值,利用中間價來實現這一目標并無必要。預計未來對在岸市場的外匯干預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