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孫博洋、郝帥)今日,發改委召開發布會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進行了解讀。會上,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表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是要城市里落后的、高耗能污染環境的產能和產業流入到農村。
胡曉表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理解不是要把涉農的工業和服務業簡單地搬到農村,也不是在農村發展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家庭小作坊和小工業,更不是要讓城市里的一些落后的、高耗能污染環境的產能和產業流入到農村,實際上要通過加強統籌規劃、有序的調整農村產業布局,促使農業和二三產業融合,產業融合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的結合。所以,在《指導意見》里特別強調了幾點:一是堅持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相銜接,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通過規劃引導,鼓勵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以及產業園區等集中,培育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的小城鎮,像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等這些新興的產業,當然要立足于農業和農村,充分發揮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獨特的優勢。
胡曉還表示,對于像農產品加工流通等這些二三產業,主要是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通過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區、農產品加工物流等產業園區,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形成農產品的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銷中心。這也是發揮集聚效應、提高經濟效益的必然要求。
胡曉還表示,另外一方面,通過強化產業支撐,新型城鎮化才能更好的吸納農業轉移人口,從而促進農民增收。
第二方面,用現代理念、現代技術改造農業,提高農業競爭力。我們倡導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是要把傳統分散的小農生產經營轉變為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關鍵是要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農業,用現代理念引領農業,用現代技術改造農業。因此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是走過去的老路,而是立足于農業農村,通過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等方式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
第三方面,通過推進綠色發展,使農村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美好家園,要通過加快發展綠色農業,促進形成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系統穩定、產業質量安全的農業發展新格局。通過拓展農業的各種功能,把農村山水秀麗的自然環境美和高效生態農業的田園風光美集成有機結合,把村莊環境整治和發展農村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等結合起來,從而使生態農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成為農民就業增收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