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梅和團隊成員通過持續(xù)創(chuàng)新,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BRT(快速公交系統(tǒng))設計思路和技術路線
中國BRT何以馳騁海外?
近日,埃塞俄比亞BRT試驗線項目(快速公交系統(tǒng))正式啟動施工,這是廣州水投集團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開展國際技術援助以來首個落地動工的項目。該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段小梅和團隊成員談起這一進展,難掩激動之情。
憑借在廣州和國內7個城市BRT項目的研究設計經(jīng)驗,段小梅團隊已經(jīng)將中國BRT技術推廣至全球多個國家。
“好的項目會說話”
段小梅與BRT的緣分始于2003年。
當時國內尚無成功案例,公眾甚至業(yè)內專家對BRT認知有限。市政總院組建專業(yè)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她頂住壓力帶領團隊專注項目研究,五年間參加協(xié)調會議和各項評審500余次。
“設計人員就像醫(yī)生,必須深入現(xiàn)場掌握第一手資料,分析原因,才能拿出最合理的設計成果,BRT項目就像在心臟上動手術,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段小梅說。她走遍項目的每個路口、每個站點,親自分析交通問題,拒絕“簡單擴路”的粗放解決方案。
辛勤耕耘出碩果。廣州BRT項目實現(xiàn)了人車有序、交通提速,經(jīng)國際權威機構評估年減排二氧化碳8.6萬噸,獲聯(lián)合國“應對氣候變化燈塔獎”、世界可持續(xù)交通獎等多項國際榮譽。項目還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段小梅團隊獲得“廣州市五一巾幗獎”、廣州市女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廣東省巾幗文明崗等榮譽,段小梅也被評為廣東省先進女職工。
“好的項目是會說話的。”段小梅說。有一次她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說是競標邀請,了解后才知對方是慕名而來。在倫敦出差時,她偶然在雜志上看到宜昌BRT獲國際獎項的報道,深感自豪。
“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2016年,埃塞俄比亞BRT項目因原設計方案存在重大缺陷被迫中止。
經(jīng)多方輾轉,埃塞俄比亞和項目資金方找到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尋求技術援助,開展合作,段小梅受命擔任項目負責人。
在前期研究中,段小梅帶領團隊遠赴埃塞俄比亞。面對基礎資料匱乏、語言不同、規(guī)范不熟悉等困難,團隊堅持開展現(xiàn)場踏勘、客流數(shù)據(jù)收集、交通分析和項目論證。因為時差關系,段小梅白天匯報項目設計方案,晚上還要與國內團隊連線修改方案,通宵達旦成為工作常態(tài)。
“2016年首次赴埃塞時,飛行時間長達11小時。途中還需輾轉內羅畢取行李,同事由于長途勞頓突發(fā)低血糖。”段小梅回憶說,“我們每天幾乎只有時間吃一頓飯,但當看到當?shù)氐墓賳T把我們規(guī)劃設計的BRT效果圖設為手機的屏保,當我們的設計登上當?shù)貓蠹堫^版,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讓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多年來,在廣州水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段小梅先后主持了國內外20多個大型城市交通項目,對總體設計、技術選型、運營、車站、控制等方面做出創(chuàng)新和突破,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BRT設計思路和技術路線。據(jù)統(tǒng)計,廣州BRT建成15年來接待了全球450個城市和地區(qū)的2200多個考察團。
段小梅團隊積極推動國際交流,多次參加國際交通學術會議和研討,赴世界銀行、歐盟、聯(lián)合國氣候工作組織、亞洲開發(fā)銀行等國際組織,以及英、德、俄等國分享中國經(jīng)驗。她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出差,經(jīng)常在高鐵上參加國際會議。
如今,她和團隊依然奔波在多個海外項目現(xiàn)場。“每個項目的成功,都是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的一小步,彰顯了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的蓬勃生機與廣闊前景。”段小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