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陽7月12日電 (李鈺) 來自海內外的農業專家、企業家共聚“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并圍繞生態友好型農業、食品安全與保障體系、綠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目前,中國雖然在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試驗示范、推廣普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農民缺乏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保護的主動性。
泰國原副總理素拉杰表示,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范式的轉換,在加強立法和法規的基礎上,也需要依靠高科技。中國政府在生態農業方面非常努力,但光依靠立法和法規難以解決問題,必須聯合企業、公民社會等其他力量共同努力,應該更多的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優化社會化服務的載體,搭建社會力量參與平臺,同時需要建立社會參與評估和應急機制。
“佛教一直倡導智慧消費,反對貪婪消費”素杰拉說,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綠色消費的理念,遏制我們內心的貪婪,同時也要幫助別人遏制內心的貪婪,這樣生態文明才能夠得以實現,生態農業才得以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