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彩虹蝦4斤才138元,已經賣斷貨;30元一斤的美國車厘子,被顧客整箱購買……掛牌快到一年的上海自貿區,又讓“中國大媽”火了一次,不過這次的主題不是注冊公司,而是搶購食品。
推動這一消費熱潮的,是自貿區催生的“進口商品直銷”模式。在此之前,“跨境電商”、“保稅展示交易”等新型商業業態也在自貿區落地生根,給百姓帶來更多消費選擇。惠民和改革一起,將成為自貿區首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進口商品直銷遭搶購
位于自貿區內的外高橋進口商品直銷中心,近期忽然成為上海最熱門的賣場之一。盡管直銷中心每天10點才開門,但8點不到,就有人開始排隊,其中多數是大叔大媽。按照工作人員的話說“相當于重現了上海世博會的排隊盛景。”
直銷中心為什么火?其殺手锏是進口海鮮和水果等生鮮食品。比如,4斤售價138元的莫桑比克彩虹蝦,比一些生鮮電商還便宜40%;188元一打的澳洲生蠔,比市面價便宜20%左右。記者現場觀察發現,528元一只的帝王蟹,600多元一箱的加拿大龍蝦,在直銷中心開門3分鐘之內被搶購一空。
進口水果也是熱銷商品。比如美國車厘子,海運貨折合30元/斤,空運貨折合50元/斤,而同等品質的在水果店要賣到70元/斤。很多顧客都是成箱購買,回去和親友分享。
如果仔細比價,可以發現進口直銷中心的部分商品比一般超市便宜20%左右,但和電商比并沒有絕對價格優勢。既然如此,顧客為何趨之若鶩?
前來購物的鄭阿姨說“進口直銷食品價格不一定便宜,但還比較公道。最重要的是新鮮,有些網上買的食品寄到手都沒賣相了。”
上海外高橋進口商品直銷中心有限公司商業發展部常務副總經理陳鴻武告訴記者,近兩年隨著居民生活水準提高,對高品質進口食品的需求很大。但很多進口食品,要么渠道復雜,不是原裝而是在國內分裝的。要么原產地不明,不能提供食品衛生和檢驗檢疫證書“直銷中心在這兩點上下功夫,確保質量可靠,價格也盡量優惠,才對市民有吸引力。”
“自貿購”惠民有三大原因
除了進口直銷模式外,自貿區還催生了“跨境電商”和“保稅展示交易”等新型商業業態。和很多人期待的不一樣,伴隨自貿區而出現的這些商業業態,并不能免關稅。那么,“自貿購”惠民的原因到底何在?
首先,大力壓縮流通成本。陳鴻武介紹,上海自貿區有上千家進口食品代理商,其中很多是一級代理。直接和一級代理合作,能大大壓縮商品的流通成本。未來直銷中心還將加大原產地自采力度,相信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
事實上,進口食品貴的原因,主要不是因為關稅,而是流通成本。比如進口巧克力的關稅稅率是8%,增值稅率17%,計算下來進口綜合稅率約26%。但國內出售的進口巧克力價格往往比原產地貴100%以上,大頭被經銷商賺走了。
其次,巧妙運用監管創新。據“跨境通”執行副總裁顏靜介紹,同樣的國際品牌商品,在跨境電商上的價 格 要 比 國 內 實 體 零 售 店 優 惠 約30%。這個優惠怎么來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監管創新。實體店的商品以一般貨物的形式進口,有的商品進口綜合稅率可達100%。而跨境電商多采用“保稅進口、行郵出區”的方式,對商品征的是行郵稅(行郵稅是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
行郵稅稅率一般為10%,通常情況下比“進口關稅+增值稅”要低。并且由于繳了稅,明明白白消費,不用擔心被海關查扣的風險。
再次,靈活使用保稅優勢。比如率先在自貿區開張的“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商品在展示過程中是保稅的,賣出去才交進口關稅,供貨商不用事先墊付稅款,賣不完的貨還可以全球調撥,由此降低的資金成本,可以用來向消費者讓利。
新型商業業態全國推廣可期
從目前情況看,自貿區催生的新型商業業態已開始在全國復制推廣,比如“跨境電商”。在上海推出“跨境通”后,寧波推出了“跨境購”,重慶推出了“跨境寶”。在上海受到熱捧的進口商品直銷,目前已和江蘇省淮安市簽約,其他城市的拓展也在進行中。
這些新型業態復制推廣的門檻并不高。雖然全國只有上海一個自貿區,但自貿區的前身保稅區,在全國卻有上百個。利用保稅的優勢開展商業模式創新,會成為未來的重要看點。
陳鴻武認為,這些創新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從貿易到商業,貿易更多是一種B2B(企業對企業)的行為,而商業則是B 2C (企業對消費者)概念。從B2B拓展到B2C,會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二是從出口到進口。我國設立保稅區的初衷,是為了發展出口加工制造業。而隨著國內居民對全球優質商品的渴求,進口在各地保稅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如國內最早的保稅區上海外高橋,每年進口的葡萄酒占全國的70%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借助商業創新推廣惠民消費模式,對自貿區的改革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無論什么樣的改革,只有充分“接地氣”,才能獲得老百姓的歡迎和支持。(記者 何欣榮 姚玉潔)
- 相關閱讀
-
銀行是經濟實體融資的主渠道
陜西省統計局洛南調查隊近日走訪多家銀行,并隨機抽取4戶“四上”企業和6戶“四下”企業進行《實體經濟借(貸)情況問卷》調查,涉及采礦山、水泥生產、建材加工、房地產、批發零售餐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等行業。...
-
首批IPO配售對象黑名單公布:齊魯證券等上榜
原標題:首批IPO配售對象黑名單公布:齊魯證券等上榜 因在9個IPO項目中出現違規問題,首批42個IPO配售對象被分別列入黑名單6個月和12個月,這意味著從8月25日起,這些配售對象在一段時間內將無法參與到打新的盛宴當中...
-
男子“托運名表丟失”索賠59萬法院僅判賠千元
原標題:男子“托運名表丟失”索賠59萬 法院僅判賠千元 晨報訊(記者 顏斐)因托運行李中兩塊價值共計7.17萬歐元的名表丟失,楊先生將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告上法庭,索賠59.2萬余元。朝陽法院近日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
-
火電上網電價下月起下調行業年利潤將減390億
原標題:火電上網電價下月起下調 行業年利潤將減390億 國家發改委26日宣布,近日印發的《關于疏導環保電價矛盾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決定自9月1日起在保持銷售電價總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將全國燃煤發電...
-
工商總局稱微軟涉嫌信息公開不完全搭售瀏覽器
原標題:工商總局稱微軟涉嫌信息公開不完全 搭售瀏覽器 昨日,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微軟存在涉嫌Windows和office軟件相關信息公開不完全,以及發售的系統軟件搭售播放器和瀏覽器的問題。再...
-
全球富豪誕生最多25城榜:中國6城入選沒有北京
原標題:全球富豪誕生最多25城榜:中國6城入選沒有北京 據外媒報道 Spear’s雜志和研究公司WealthInsight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紐約是全世界誕生富豪最多的城市,其次是莫斯科和倫敦。 具體看下圖; 其分...
-
堂堂國企咋就成了“家天下”?(圖)
原標題:堂堂國企咋就成了“家天下”?(圖) 近年來,國企高管貪腐案不斷爆出一個共性現象:在侵吞國家財產時,國企內貪腐的“大老虎”和“小蒼蠅”們走上抱團犯罪的道路。32份判決書中,過半案件的國企高管通過...
-
上市公司半年報鬧烏龍73家公司“打補丁”
原標題:半年報鬧烏龍 73家公司“打補丁” 華西都市報:截至8月26日下午3點,有73家上市公司對今年中報發布了更正公告。其中更正的內容令人啼笑皆非。凈利潤、毛利率等財務數據頻頻出錯,原報告中的毛利率“增...
-
房企洗牌加速料迎并購潮業內:明年9月市場或逆轉
原標題:房企洗牌加速料迎并購潮 業內:明年9月市場或逆轉 今年以來,房價下跌、限購政策放松成為樓市看點。告別黃金十年,房地產的未來依然眾說紛紜。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