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12月28日授權國務院在廣東、天津、福建三大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擴展區域暫時調整有關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新獲批的三個自貿區各具稟賦,天津同時具備港口和制造業中心兩方面優勢,廣東自貿區在金融創新方面值得期待,而福建自貿區則具有對臺優勢。
業內人士指出,自貿區建設首先將帶動基建投資,并持續帶動地產投資,并給相關產業帶來投資機會。分析認為,由于在金融改革領域所有自貿區的推進步伐都將非常謹慎,因此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開放將成為四大自貿區主要的競爭領域,各個領域的創新值得期待。
自貿區擴容區域敲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28日還公布了四個自貿區的擴展區域四至范圍。廣東自貿區包括廣州南沙新區片區60平方公里(含廣州南沙保稅港區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28平方公里,合計為116.2平方公里。此前曾盛傳列入自貿區范圍的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則未被列入。天津自貿區包括天津港片區30平方公里、天津機場片區43.1平方公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46.8平方公里,合計為119.9平方公里。福建自貿區包括平潭片區43平方公里、廈門片區43.78平方公里、福州片區31.26平方公里,合計為118.04平方公里。上海自貿區此前總面積為28.78平方公里,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核心)、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四個區域。此次擴展區域包括陸家嘴金融片區34.26平方公里、金橋開發片區20.48平方公里、張江高科技片區37.2平方公里。上海自貿區總面積將達到120.72平方公里。
實際上,在廣東、天津、福建設立自貿區此前早有預期,12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最終確定了這一事項。會議提出,依托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
東北證券認為,廣東、天津和福建三地再獲批自貿區試點,展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隨著自貿區試點范圍的不斷延伸,將進一步激活相關區域的經濟活力,有助于在全國推行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三張“清單”,建議關注第二輪自貿區試點帶來的改革紅利和投資機會。東北證券指出,粵津閩三地自貿區方案中大部分內容將與上海自貿區一致,少部分的改革內容或將體現當地特色。粵港澳自貿區連接著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天津作為北方唯一的自貿區,承擔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自貿試驗區戰略的雙重任務。福建自貿區將重點突出對臺經貿交流。
申銀萬國認為,新增的三大自貿區的政策導向,更多的是推廣上海自貿區已經獲得成功的政策內容,包括外資負面清單管理、簡政放權、貿易自由化等方面的政策內容,并要求結合地方特點補充新的試點內容,而金融改革并不作為新增三大自貿區試點的主要政策方向。由于在金融改革領域所有自貿區的推進步伐都將非常謹慎,因此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開放將成為四大自貿區主要的競爭領域。特別是負面清單管理方面的試點和突破,將成為自貿區主要的競爭手段。
方正證券認為,自貿區是本屆政府的國家戰略之一,戰略高度和發展廣度將超預期,并且全球進入新一輪貿易開放期。中國自貿區發展或將協同“一帶一路”,成為下一個經濟10年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一方面將消化基建、鋼鐵等過剩產能,另一方面將在產業升級、高端產業出口方面實現突破。因此,港口、貿易及高端制造業的業績提升應該是大概率事件。當然,隨著政策細則的陸續公布,市場分化將難免,沿著政策方向的產業及個股將獲得更多發展空間,是未來投資的重點。
天津自貿區“肩挑”京津冀
天津是環渤海經濟圈乃至全國的重要經濟樞紐。天津作為目前北方唯一的自貿區,承擔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自貿試驗區戰略的雙重任務,天津的發展不單要輻射京津冀乃至環渤海,更要帶動華北、東北和西北三大區域。天津自貿區深化外向型經濟發展,有望推動天津港口、海運量增長,天津港、天津海運、中儲股份等公司有望受益。天津港在港區、濱海新區和東疆保稅區有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儲備,有望受益自貿區發展后的吞吐量增長和土地升值。
安信證券指出,中儲物流倉儲總面積約為650萬平方米,其中天津120萬平方米,河北廊坊30萬平方米,倉儲資產價值有望得到重估。公司在2013年完成布局,將北京中儲分公司售回母公司,并設立南京中儲房地產開發公司與天津中儲實業開發公司,前者在2014年5月被出售獲得投資收益3.2億元,后者布局天津房地產開發,天津唐家口分公司1953年成立,占地面積6.2萬平方米,毗鄰天津市中心,相應項目已經完成商戶清場與方案設計,預計“南京模式”有望復制至天津自貿區,最終項目方案創造的投資收益與政府補助超預期概率較高。
方正證券指出,天津自貿區的投資洼地機會突出,戰略機會不局限于港口貿易,天津自貿區將重點是制造業和商業物流的并重開放,貿易物流成為區別于其他自貿區的一個特點。天津作為一個傳統的制造業城市,現代化高端制造業比較成型,因此天津的制造業可能是一個重點。先進制造業有不同的定義,天津一直強調重點發展航天、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高鐵、動車、輕軌、地鐵)、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8個產業。另外,在國際貿易上,天津的進出口也比較發達,還會進一步推進商貿和物流。
此外,天津的發展機會不止于自貿區的建設。北京定位是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都、宜居城市,北京主要是打造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中心和創新中心;河北定位是原材料基地、現代化農業基地和重要旅游休閑度假區,同時也是京津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研發轉化,以及加工配套基地。天津作為兩個核心之一,未來有望承接更多的功能定位,尤其是服務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也在爭取服務中心。天津更有優勢一些。如天津有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港口、軌道交通),另外離北京很近,區位優勢很明顯。
福建自貿區對臺優勢明顯
福建自貿區則在對臺交流方面具備優勢。相對于臺灣,福建擁有更加豐富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勞動密集型和部分科技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會為臺商帶來更大的競爭力,而海西經濟區對臺灣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的引進,會極大推動自身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早在2009年5月,國務院就下發《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標志著海西建設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平潭則為海西“橋頭堡”。平潭是我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對臺交往密切,歷史上就是東南沿海對臺貿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轉站。根據平潭規劃,平潭將實行“雙幣制”,即人民幣與新臺幣可以同時在市場上流通。允許臺資在平潭開設銀行等金融機構,人民幣和新臺幣可以自由兌換。
東北證券認為,目前兩岸之間的交流合作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下雖然較WTO層面下的多邊經貿自由化更加容易,但仍然受到不少阻礙,而自貿區是單邊自主方式推進的自由化,也是速度最快、層次最高的經貿自由化。此前存在障礙的兩岸交流可在福建自貿區進行局部的先行先試,進而達到更深一步的交流。東北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平潭發展、廈門國貿、建發股份和廈門空港。
不過,興業證券認為,目前廈門經濟特區自由化程度不高,不利于與臺灣自由經濟示范區的競爭;但是,廈門的地緣優勢卻更有條件去利用臺灣開放的政策。從承接臺灣產業轉移角度看,廈門要落后于昆山、重慶、成都等地,廈門對臺區位優勢是最好的,但對臺工作做得卻并不是最好的。下一步廈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