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聯社1月2日報道,由于訂單量和生產量減少,12月,美國制造業活動發展速度創6個月來最低。不過其發展仍然保持穩健,標志著制造業能同去年一樣繼續推動美國經濟發展。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近日表示,11月的制造業指數低于創三年歷史新高的10月,而12月制造業指數更從11月的58.7跌至55.5(注:指數高于50則意味著經濟處于擴張狀態)。可見,雖然12月的指數創自6月以來的新低,但仍接近2014年的平均指數,并處于一個穩定的水平。
指數下降原因來自方方面面。該協會的調查指出,在圣地亞哥到西雅圖的西海岸沿岸的海港,勞動力已然干擾了裝運制造業原料的裝運業。這不僅破壞了生產,也可能導致指數下降。而匯豐金融公司的調查則指出,12月,中國的制造業活動自5月起第一次與美國制造業發展速度減緩聯系起來。這個最新標志表明,雖然中國政府想方設法讓其經濟走更加持續發展的道路,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速度也在減緩。
盡管指數有所下降,但大多數經濟學家仍認為2015年制造業發展的前景樂觀。來自蘇格蘭皇家銀行證券的經濟學家Guy Berger在給客戶的短箋中寫道:“無論什么時候看,這些指數都很棒。”而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的調查,12月美國的就業率升至四個月最高值,表明工廠確實增加了工作崗位。
并且,盡管海外的經濟仍在艱難發展,但美國的制造商仍在發展。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的報告,12月美國商品的海外需求有所下降,但仍處于擴張的態勢。而許多經濟學家也很有信心,稱美國廣闊的市場足以保證其制造業本年度的發展。資本經濟公司的經濟學家Paul Dales稱, “內需的力量將確保工業和經濟在2015年表現出色。”如今,美國民眾購買越來越多的汽車和家電,刺激了對制造業產品的需求。經濟學家也預言今年各種交易將集中在工業設備領域,這同樣也會推動生產的發展。同時,油價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也使得許多制造商降低了成本。(實習編譯:王昱燕新 審稿:趙小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