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26日上午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在追捧歐洲嬰幼兒配方奶粉、新西蘭進口牛奶之后,中國消費者將目光對準了售價昂貴的日本大米。
根據日本農業合作協會全國聯合會的數據,2014年日本對華出口大米總量為160噸。盡管這一數字并不起眼,但是較2013年的出口量增長了兩倍多,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對本土農產品質量的信心正在下滑。
在淘寶網售賣日本大米的店主應穎(音譯)表示:“中國農民在種植大米的過程中會使用農藥,而日本大米不存在重金屬污染問題。”
目前,工業化污染導致中國土壤和水的狀況令人堪憂。2013年5月,廣東省的官員表示44%的大米樣品存在重金屬鎘含量超標的問題。
2014年4月,國家環保部的研究顯示,中國16.1%的土壤已受到污染。在一些地區,土壤嚴重污染的狀況令農民都不會食用自己種植的莊稼。在鎘大米風波后,一些中國消費者開始選擇泰國大米,放棄了本土產品。
在中國,日本大米售價頗為昂貴,并且也不易在市面上找到。在日本住友集團運營的品店百貨網上超市(PinStore)上,由中糧集團進口的日本大米每公斤售價為74元,而中國本土大米的每公斤價格僅為7.5元。
隨著需求不斷增長,中國消費者開始轉向淘寶網等平臺,依靠海外代購的賣家。在淘寶網上,五公斤裝的日本大米最高可賣到1499元。盡管價格驚人,但是依然無法阻攔消費者的熱情。
一位淘寶網買家在點評中寫到:“日本大米遠勝于中國大米,口感和香味都很不錯,確實是一分錢一分貨。”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一些中國生產商表示開始使用日本進口種子,宣傳自己的產品優于純國產大米。浙江新燮月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表示,旗下的“越前”品牌大米質量可靠,“水源純凈并且公司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產品包裝上明確寫著此大米為日本品種。
但是,越前水稻生長在浙江省東部的長興縣,而該地也是鉛酸蓄電池生產中心。新燮月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音譯)表示,該公司的大米通過了國家有關鉛、鎘、汞、農藥和其他化學品的檢測。
每年,中國總計消耗大約1.2億噸大米,2014年前11個月總計從國外進口逾220噸大米,其中包括從越南進口120萬噸大米,從泰國進口62.6萬噸大米。根據日本官方的數據,2014年11個月該國僅對外出口3777噸大米,但是日本正在加大出貨量,推動本國農產品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