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5日電 題:探尋物流業轉型新路徑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中新財經記者 陳溯
作為社會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行業,近年來,我國物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如何推動物流行業現代化轉型,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15日,由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物資儲運協會協辦,中儲智運承辦的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論壇暨第三屆‘流動中國’公益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來自產學研的嘉賓齊聚一堂,為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黨組成員、部長助理黃海表示,物流企業作為發展服務業和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大力推動產業數字化,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深化線上線下融合,加快打造新業態新模式,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正處于由‘物流大國’邁向‘物流強國’的關鍵時期和戰略機遇期,通過此次論壇傾聽政府聲音、匯聚專家智慧、展望行業趨勢,對于培育現代物流企業具有積極意義。”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建議,以中國物流集團為代表的廣大物流企業,應以需求牽引推動供應鏈創新先行、積極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選擇重點領域推進數字化轉型、內引外聯升級物流網絡、重點突破發力國際物流領域,共同開創現代物流發展美好明天。
全力構建現代物流體系,離不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指出,現代物流是支撐國民經濟有序運行的基礎性產業、是優化產業組織與提升產業價值的戰略性產業,也是引導產業布局和業態創新的先導性產業。建議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物流供給服務必須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進行網絡格局、服務組織、服務創新、業態更新等方面的大調整、大變革。
中國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現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彥林表示,今年以來針對保通保暢工作,國家層面頻出扶持政策,交通運輸主要運行指標穩中向好,重點物流樞紐逐步復工達產,有效支撐了經濟復蘇發展?!爱斍?,物流企業承擔維護國家物流供應鏈暢通穩定的歷史使命,應在國際物流通道建設和運營、加快物流基地網絡布局、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和多式聯運發展、推動數智化發展、深化國際化發展戰略等方面發力”。
在高端對話環節,嘉賓們表示,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與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逐步深入。要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當前全球物流行業發展形勢,把握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統一大市場發展機遇,以供應鏈管理創新帶動生產消費模式變革,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提升經濟運行效率,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
論壇上,第三屆“流動中國”公益宣傳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旨在推動物流行業健康發展、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發聲,已在2019年和2021年成功舉辦兩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