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9月17日電 (記者 王子謙)記者17日從海南自貿港第十四批制度創新案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正通過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合作,加快對全島封關運作、深化壓力測試、產業高質量發展等自貿港核心工作進行制度集成創新。
會上發布了5項制度創新案例,包括:“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制度集成創新、離島免稅商品全流程溯源管理、“零關稅”進口商品全流程監管模式、海洋水產種質資源跨省協同跨國引育新路徑、創設省級統一的類案裁判指引制度。
這些制度創新案例已取得良好效果。《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在全島封關運作前對部分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政策。海南建立“零關稅”進口商品全流程監管模式,對“零關稅”政策進行壓力測試,為減少封關前后壓力落差,避免封關后出現重大風險積累了經驗。截至目前,未發現和發生“零關稅”商品走私風險。
海南自2021年開始對離島免稅商品實施溯源管理,多部門創設免稅商品物碼溯源系統,健全海南自貿港風險防范機制,為下一步島內“零關稅”進境商品實施有效管理打下基礎。海南省商務廳副廳長崔劍說,海南已銷售提離加貼溯源碼的離島免稅商品超5800萬件。
“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制度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最重要的航運開放政策,海南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島一港”國際船舶注冊機制、外國籍人員在船員領域準入等制度。兩年來“中國洋浦港”新登記國際船舶達33艘,海南省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
中共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李宇飛表示,海南已累計形成14批128項制度創新案例,正在以制度集成創新推進封關運作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做好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確保海南自貿港如期順利封關運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