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承德9月23日電 (張桂芹 張丹)秋日,走進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城子鎮八頃村的貝貝南瓜種植基地,大棚內翠綠的枝葉下,一個個飽滿的南瓜掛滿枝頭,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采摘、裝袋、搬運,一派豐收景象。
“一畝地大概產貝貝南瓜2500公斤左右,重量在半斤以上的南瓜每斤售價2.5元,都是訂單銷售,不愁賣。”八頃村貝貝南瓜種植基地管理員宋艷秋說。
八頃村貝貝南瓜種植基地管理人員在給南瓜秧打叉 張桂芹 攝近年來,城子鎮八頃村堅持生態優先,在特色、綠色上做文章,采取“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讓群眾成為產業鏈的直接受益者。2022年,八頃村流轉土地200畝,與當地一家青創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大棚207個,全部種植貝貝南瓜,并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園區進行管理。
“八頃村基礎條件好,但村里人脈資源和可使用資金有限,也沒有銷售終端。”八頃村黨總支書記趙洪亮說,雙方合作后,企業負責銷售、種子購買、技術、農資、管理、品牌注冊等,“解決了資金和銷售等難題,村里拿地租,年終還可以額外分紅,沒有風險。”
趙洪亮稱,貝貝南瓜項目年產值約140萬,今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5萬元,并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就地務工等形式,累計帶動135戶農戶增收。
“我家流轉土地8.8畝,年租金5020元。平時在大棚上班,每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八頃村村民唐鳳中笑著說。
“我們的南瓜特點是皮薄,口感糯甜,營養成分高,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青創(承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美籍說,他們的南瓜主要通過電商銷售,承接固定的訂單,進而銷往全國各地。明年計劃擴大到2000畝,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八頃村貝貝南瓜種植基地大棚 張丹 攝除了貝貝南瓜,八頃村還先后發展了富硒馬鈴薯、有機金蓮花、海南玫瓏瓜、村級光伏電站、2600噸馬鈴薯儲藏窨、菊苣生態多樣化種植等主要產業7個。截至2021年底,該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0萬元。
據圍場縣委組織部長韓淑珍介紹,為了有效解決脫貧摘帽后部分村沒有集體收入的問題,該縣成立由縣委組織部牽頭,鄉村振興、財政、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參加的工作專班,采取挖掘當地優勢資源,盤活存量資產、創辦興農項目等方式,壯大集體經濟收入。
截至目前,圍場縣已累計整合資金1.1億元,打造抱團發展園區15個,帶動79個薄弱村實施集體增收項目。到2021年底,全縣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村占比達到79.8%,5萬元以上村達到96.2%。計劃到今年底,該縣最后12個薄弱村集體收入將突破5萬元,實現整體“清零”,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