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2024年12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5,比2024年11月份低1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高于50.0的臨界值。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2024年9月底以來,組合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積極變化增多,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有望順利實現,但也要看到2024年12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部分分項指數有所趨弱。
結合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來看,2024年1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比2024年11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均為52.2%,分別比2024年11月份上升2.2個百分點和1.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2月份往往處于制造業淡季,企業在生產、采購等方面存在一定波動。但結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繼續位于擴張區域,反映國內宏觀政策效果在持續顯現,制造業市場和經濟保持良好復蘇勢頭。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總體看,市場繼續回暖,生產和需求均保持擴張勢頭,但受外部不確定性因素預期影響,新出口訂單指數有所下降,造成企業的擴張信心有所減弱,表現為PMI擴張的速度放緩。
從分項數據看,2024年12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PMI中的制造業供給和需求均保持擴張,但擴張力度不同程度放緩。制造業生產指數連續第14個月位于臨界值以上,新訂單指數也連續第三個月保持在擴張區間,但兩者擴張勢頭有所放緩,尤其是投資品生產和銷售出現收縮。
出口拖累2024年12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需求表現。新出口訂單指數重回收縮區間。樣本企業反映,外部經濟環境低迷,貿易前景不樂觀,導致海外市場對中國制造業產品的需求下降。當月出口收縮主要集中在投資品類和中間品類。
價格方面,購進價格和銷售價格繼續呈分化走勢。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高于臨界值,銷售價格在過去6個月中第四次出現下降。據了解,購進價格上行是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帶動。
從企業預期和用工來看,制造業企業家的生產經營預期指數雖仍在擴張區間,但較2024年11月份下降逾3個百分點。因此在積壓工作指數連續第三個月高于臨界值的情況下,制造業企業用工方面的態度仍然偏謹慎。制造業就業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位于收縮區間,其中投資品和中間品生產企業用工下降尤為明顯。也可以看出,供求持續改善反映到企業用工方面改善的進度還需繼續觀察。
“從趨勢看,中小制造業活動仍有望逐步改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出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穩房地產政策、重點基建補短板、金融支持等政策在提振市場需求,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促進企業轉型等方面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周茂華表示。
王喆認為,2025年,外部環境將更加錯綜復雜,政策層面應提前準備、及時響應。建議后續政策向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傾斜,尤其要在提高弱勢群體消費能力和意愿上多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