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杭)2024年,北京市海淀區著力推動人工智能占先發展,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加快建設,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落地海淀,北京人工智能數據運營平臺匯聚高質量數據近2PB,規劃建設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創新街區,轄區人工智能學者1.23萬名、榮登“2024年度AI2000全球頂尖學者”榜單101人次,全市占比80%以上;現有人工智能企業1300余家,全市占比70%;備案大模型74款、全市占比70.5%,區域AI產品訪問量全國占比預計超60%。這是記者8日從北京市海淀區兩會上獲悉的。
去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預計2萬億元
去年,北京市海淀區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季青生命科技園開園,中關村科學城國際醫谷項目開工建設,集成電路設計園二期掛牌運營,中關村軟件創新中心揭牌。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啟動建設具身智能研究院,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4.0階段擴區至海淀,全國首家量子科技孵化器、全市首家量子科技產業園掛牌成立,成功搭建全球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165家,累計398家,全市占比38.5%;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939家,累計2688家,全市占比27.5%。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預計2萬億元,增長13%。
發布“中關村科學城—香港創新加速計劃”
去年,北京市海淀區創新生態不斷優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24項改革舉措全面落地見效,推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產業領域支持政策。完善全要素創新服務體系,中關村科學城國際創新服務集聚區加快建設,6個街鎮設立專屬孵化器。強化產業空間供給,新增產業空間115.5萬平方米。加強金融服務,新增上市企業9家;海淀區財金協同平臺發放貸款67.63億元,增長95%;規模50億元的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二期基金發布。
北京市海淀區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10796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超170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預計超500億元。推動開放創新,發布“中關村科學城—香港創新加速計劃”,34家企業借展“出?!薄<訌娭R產權保護,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超500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預計超1000件、增長約13%。
加快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今年,北京市海淀區將加快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人工智能占先優勢,大力推動算力資源供給保障,用好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優勢;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創新街區;深化海淀AI原點社區建設。大力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支持清華大學醫學園區建設;積極打造數字醫療集聚區;完善共性技術平臺和孵化平臺建設。加快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促進衛星小鎮產業集聚,前瞻布局算力星座,支持空天信息產業園建設。
同時,持續推動信創產業發展,支持中關村軟件創新中心發展,加快產業集聚。積極推動科學儀器產業發展,支持開展科學儀器關鍵核心零部件、整機、工程化研發及應用推廣。打造具身智能創新高地,推動具身智能研究院、具身智能創新平臺啟動運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推動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4.0階段海淀擴區范圍建設,加快“雙智”試點城市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