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贛州1月9日電 (熊錦陽)“入冬后,天氣漸冷,基地內湖羊銷量大大增加,許多餐廳都在我們這購買湖羊制作羊肉湯等菜品。”冬日時節,在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三溪鄉湖羊養殖基地,基地負責人羅才懷正把混有秸稈、玉米粒的草料撒入各個羊槽。看著越發肥碩的白色湖羊,羅才懷臉上滿是笑意。
湖羊是中國特有的綿羊品種,主要產于浙江嘉興和太湖地區,具有產羔多、生長快、肉質好、適宜舍飼等優點。
湖羊基地內的湖羊。 熊錦陽 攝近年來,贛縣區三溪鄉把湖羊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頭號工程,圍繞“抓示范、上規模、強帶動、壯集體”工作思路,推動湖羊產業綠色循環養殖、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湖羊生產全產業鏈,讓湖羊產業成為當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領頭羊”。
三溪鄉副鄉長曾祥洸說,目前三溪鄉9個行政村均與湖羊基地構建了完備的利益聯結機制,以產業經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由村集體投資500萬元新建羊舍15棟、大型草料倉庫、青貯池各1個,并返租給基地,村級集體享有新建設施所有權,而基地負責羊場運營,給與村集體每年10%的投資回報,每年可穩定為村集體經濟帶來57.5萬余元的收入。”
同時,湖羊基地還通過吸納村民就業等方式,積極發揮助民增收和輻射功能。“以前在外務工一年收入非常有限,而且還無法打理家中事務。現在不但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賺的還更多了。”基地湖羊飼養員曾令員說,依托基地開辦的湖羊養殖技術培訓課程,村民在湖羊養殖方面存在的問題得以解決,許多脫貧戶都主動參與到湖羊產業中來。
目前,基地已建成羊舍15棟,存欄湖羊超8000頭,年出欄羊羔可達12000余頭,年產值達2400余萬元;累計開展肉羊養殖技術培訓260多人次,通過“以工代養”“寄養”等模式已帶動111戶次村民進行湖羊養殖,戶均增收4200元。
正在湖羊基地務工的村民。 熊錦陽 攝2022年,全國首個湖羊“科技小院”落戶三溪鄉湖羊基地,為湖羊養殖插上了“高科技翅膀”。“基地會在當地回收利用農作物秸稈,通過青貯、氨化及微生物發酵法等方式將農作物秸稈加工,再搭配花生秧、玉米粒等粗料,生產出營養更全面,羊群接受度更高的飼料。”羅才懷自豪地說,基地還配有科技特派員和常駐研究員,在基地開展湖羊飼料配方、湖羊種羊培育、湖羊雜交繁殖等多個課題和研究,進一步推動湖羊技術體系升級和產業化發展。
“接下來我們將著力打造湖羊牧旅綜合體,建設集休閑、文化、商業、娛樂、餐飲為一體的湖羊文化美食街,力推‘湖羊飲食文化’,打響‘吃羊就到三溪去’品牌。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更豐富村民增收途徑。”曾祥洸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