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2025年11月份中期借貸便利(MLF)招標公告。公告顯示,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11月25日,央行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100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
Wind資訊數據顯示,11月份有9000億元MLF到期。因此央行在此次開展10000億元MLF后,將實現凈投放1000億元,這也是央行連續第9個月加量續做MLF。
此外,本月央行還開展了15000億元的買斷式逆回購,對沖到期的10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后,實現凈投放5000億元。總的來看,央行本月中期流動性凈投放將達6000億元,規模與10月份相同,維持在較高水平,繼續展現央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
對于11月份央行中期流動性保持凈投放狀態,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原因有三方面:其一,10月份安排5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于化解存量債務及擴大有效投資,這意味著年底前會加發5000億元地方債,11月份政府債券凈融資規模會有明顯上升;其二,10月份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畢,在帶動當月委托貸款走高后,接下來還會帶動配套中長期貸款較快投放;其三,11月份銀行同業存單到期量也有明顯增加。“上述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收緊銀行體系流動性,需要央行給予流動性支持。”王青說。
“央行通過MLF和買斷式逆回購向銀行體系注入中期流動性,有助于保持資金面處于較為穩定的充裕狀態。這能助力政府債券發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王青表示,近期央行持續較大規模向銀行體系注入中期流動性,也釋放了數量型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信號,顯示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有助于穩增長、穩預期。
央行在近期發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持續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王青預計,接下來央行會綜合運用買斷式逆回購、MLF兩項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