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意中國|紅葉黃花秋意晚
《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宋·晏幾道寒露節氣過后,各地秋意漸濃,楓葉轉紅,黃花綻放,大地愈發斑斕多彩,神州處處美景如畫。10月19日拍攝的南…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21 -
了望丨新機遇:驅動東北全面振興
◇從大國重器到智能科技、民生好物,一項項喜人成果映射著東北地區資源條件良好、產業基礎雄厚的優勢,更傳遞出東北立足優勢鍛長板加快高質量發展的信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東北地區打出對內對外開放組合…
來源:《了望》 時間:10-21 -
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丨吐魯番民間舞蹈納孜庫姆:感受新疆人刻在DNA里的舞蹈天賦!
19日晚,“何以中國·五星出東方”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新疆吐魯番市交河故城啟動。現場,一段吐魯番民間舞蹈納孜庫姆點燃全場。快來領略新疆人刻在DNA里的舞蹈天賦!…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
自貿區升級將更好促進中國東盟互利共贏(和音)
作為分別有14億多和6億多人口的兩大市場,中國和東盟升級自貿區合作,將為雙方帶來更強勁、更長久的發展動力日前,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談判實質性結束。這標志著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是中國和東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21 -
“AI+”賦能高質量就業 大數據、人工智能助力供需雙方精準對接
“金秋招聘月”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展開。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面對多元化的就業群體,不少招聘現場引入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促進供需精準匹配。具體情況如何?來看記者的探訪。這段時間,在北京順義區人力資源…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21 -
昔日“城中村”變身江南“新天地”
本報記者李成東在徐匯區康健路上,房齡高達70年的康健路341弄7—8號“紅磚樓”通過“原拆原建”,克服重重問題挑戰,改造為一棟11層現代住宅。年過七旬的居民鄭蓮仙感慨,終于住上了電梯房,不用再過“一下雨就得打…
來源:解放日報 時間:10-21 -
北方多地適時提前啟動供暖工作 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央視網消息:近期,冷空氣比較活躍。10月20日上一股冷空氣的影響才結束。中央氣象臺預計,10月21日至23日,新一股冷空氣將從西北地區東部自西向東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先后出現3~6℃降溫,局地降溫幅度8℃以上。雨…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21 -
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丨瓜州榆林窟:萬佛峽里的璀璨藝術
甘肅的石窟藝術中,敦煌莫高窟無疑是最為人所熟知的,它不僅是中國石窟藝術發展的縮影,更被譽為“東方繪畫博物館”。然而,距離莫高窟150余公里的瓜州縣,還隱藏著一個同樣珍貴的石窟——榆林窟,它也是莫高窟的“姊…
來源:奔流新聞 時間:10-21 -
城市更新遇上蟠龍,千年古鎮煥然新生
作為西虹橋的一張靚麗的城市文化名片,蟠龍天地自項目投入運營以來,開業首月客流400萬,節假日客流最高達到20萬人次,平均節假日客流在15萬人次,日均客流也在6-7萬人左右,作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唯一的歷史文化風…
來源:文匯 時間:10-21 -
田間稻谷黃 小麥播種忙 “柚”迎豐收季 希望的田野好“豐”光
央視網消息:田間稻谷黃,秋收正當時。金秋十月,廣袤田野上繪就了一幅幅絢爛的豐收畫卷。北方收玉米,南方割水稻,雜糧和水果等經濟作物也陸續成熟,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福建延平:又是一年豐收季稻谷飄香收割忙…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21 -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我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比2019年增加1倍
記者10月21日從民政部獲悉,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多元供給體系不斷優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加快發展。截至今年2季度末,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41萬個,其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6.9萬個,與2019年相比分別增加…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21 -
金磚國家在華留學生眼中的金磚合作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題:金磚國家在華留學生眼中的金磚合作中新社記者曾玥2024年是“大金磚合作”的開局之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將在俄羅斯喀山舉行。“金磚時間”將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
第三屆海峽兩岸農業文化交流活動在長沙開幕
中新網長沙10月21日電(付敬懿)第三屆海峽兩岸農業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暨湘臺農文旅融合發展論壇21日在湖南長沙舉行,兩岸農文旅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民間社團代表、青年代表約240人出席,深入探討農文旅領域…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
美調查以色列襲擊伊朗計劃泄露事件 以媒稱“薩德”已部署到位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1日電(記者鄧仙來)據多家美國媒體20日報道,兩份由美國情報部門掌握的涉及以色列對伊朗實施報復性打擊計劃的機密文件日前被泄露。當天,美國國會眾議長約翰遜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一…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1 -
中共中央、國務院: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2000名左右大國工匠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到: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2000名左右大國工匠、10000名左右省級工匠、50000名左右市級工匠,以培養更多大國工匠和各級工匠人才為引領,帶動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21 -
中國暗能量射電探測天籟項目加盟成為國際大射電天文臺探路者
中新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孫自法)由中國等創始成員國發起并建設的國際大射電天文臺——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其探路者項目最近迎來一個新的項目合作伙伴——來自中國的旨在進行暗能量射電探測的天籟實…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
中國最高檢對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陳晏決定逮捕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張素)中國官方21日通報貴州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晏涉嫌受賄、濫用職權一案進展。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依法以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對陳晏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
極速掠影|60秒帶你環游俄羅斯喀山
喀山是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府,位于伏爾加河左岸,距莫斯科約800公里,是俄羅斯16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之一,被譽為“俄羅斯第三首都”。同時,喀山也是俄羅斯重要的政治、科學、教育、文化、體…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1 -
新華社快訊:梁強當選越南國家主席
10月21日,梁強在越南首都河內宣誓就任越南國家主席。新華社/越通社新華社快訊:經越南第十五屆國會第八次會議21日投票表決,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梁強當選新任越南國家主…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1 -
微紀錄片|切開拉美血管的霸權利刃——起底美國門羅主義戕害拉美黑歷史
“門羅主義”是一把沾滿鮮血的霸權利刃。200多年前,美國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發表國情咨文,宣揚“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這一政策方針被稱作“門羅主義”。200多年來,美國…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1 -
海外話中國|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在出口方面表現強勁
世界貿易組織首席經濟學家拉爾夫·奧薩近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中國在出口方面表現強勁。中國政府出臺的經濟刺激措施有助于提振國內需求,進一步平衡國際貿易。記者:陳斌杰馬汝軒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21 -
高端訪談|實現超越各國自身局限的國際合作——訪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芙
新華社上海10月21日電高端訪談|實現超越各國自身局限的國際合作——訪新開發銀行行長羅塞芙新華社記者周蕊巴西前總統、新開發銀行行長迪爾瑪·羅塞芙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21 -
在俄羅斯用人民幣購物的奇妙體驗:小彭被列車員暖到! -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0月21日電(記者:彭譯萱)2024金磚峰會#用人民幣在俄羅斯火車上買東西,能買到什么?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將在俄羅斯喀山舉行,中國日報記者@小彭彭譯萱也從莫斯科坐上赴喀山報道…
來源:中國日報網 時間:10-21 -
“黨的政策好,我們的幸福長”
“現在生活幸福,病了有人管、上學免費、種地有補貼……”在日喀則市康馬縣少崗鄉朗巴村日間照料中心,記者見到了83歲的洛桑拉姆老阿媽,老人的話語里,滿是對現在好政策的感恩。老人戴著一副墨鏡,顯得有點酷。“因…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時間:10-21 -
【路見西藏 中央媒體“兩路”行】“路越好生活越好,修路的原因就是這個”
中國西藏網訊通夏村,位于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城關鎮東部達瑪拉山山麓,是昌都市卡若區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交通便利,村容整潔,村風和諧。然而多年以前,這里也曾深受交通的影響,進出不便,發展滯后。尤其是達瑪拉…
來源:中國西藏網 時間:10-21 -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重大工程|雪域天路新征途
2006年,青藏鐵路正式開通,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由此改變。今天,青藏鐵路不僅是交通“大動脈”,更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催化劑”。截至2024年9月30日,青藏鐵路累計運送進出藏旅客3788.54萬人次,運送進出藏貨物89…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21 -
2024鄂臺師生青年文化周在武漢啟動
中新網武漢10月21日電(馬芙蓉楊凱謝彪)由湖北工業大學主辦的2024鄂臺師生青年文化周21日在武漢啟動,來自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醒吾科技大學、世新大學、逢甲大學等高校師生與湖北青年,開啟為期六天的文化交流活…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被查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中國官方21日通報,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資料顯示,張效廉出生于1964年4月,山東梁山人,曾任…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
在青海回望“兩彈一星”:追憶功勛者愛國心,傳承科學家報國志
中新網西寧10月21日電題:在青海回望“兩彈一星”:追憶功勛者愛國心,傳承科學家報國志中新網記者張添福“今年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頒發25周年,舉辦‘兩彈一…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