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中國鄉村)在莫高里工匠村探尋敦煌石窟“誕生密碼”
中新社蘭州10月5日電題:在莫高里工匠村探尋敦煌石窟“誕生密碼”中新社記者馮志軍手持畫筆,在神秘莫測的“洞窟”里,跟隨畫工臨摹一幅敦煌壁畫;拿起刻刀,在雕塑林立的展廳里,跟隨泥匠塑一身飛天造…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5 -
中外法學專家“智囊團”有何“錦囊”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電題:中外法學專家“智囊團”有何“錦囊”中新社記者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目前有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63名專家委員。這個由中外法學專家組成的“智囊團”,通過接…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5 -
福建寧化:國慶假期紅色旅游別樣紅
中新網福建寧化10月5日電(黃尉峰劉博文陳凱)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國慶假期,寧化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別樣紅火,全國各地游客紛至沓來,在游玩中探尋紅色歷史,感悟長…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5 -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最美的風景是回家的路
“看見五星紅旗飄揚起來就知道成了我懸著的心就會落地”在飛船返回艙著陸現場插上一面五星紅旗是航天搜救任務成功的重要標志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七號卞韓城參加了載人航天歷次飛船返回搜救任務“我們這一代航天搜救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5 -
阿根廷對英國歸還查戈斯群島主權表示贊許:“令人鼓舞的范例”
據埃菲社10月4日報道,阿根廷4日對英國將包括迪戈加西亞島在內的查戈斯群島主權歸還毛里求斯的做法表示贊許,認為這為解決阿根廷與英國在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問題上的沖突提供了“令人鼓…
來源:參考消息網 時間:10-05 -
海外看中國|“每次到中國都有新驚喜、新收獲”——訪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主席黃振威
新華社吉隆坡10月5日電題:“每次到中國都有新驚喜、新收獲”——訪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主席黃振威新華社記者毛鵬飛程一恒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以下簡稱“馬新社”)主席黃振…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05 -
中國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應用推廣加速:4套獲批注冊4套積極建設
中新網北京10月5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所)獲悉,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脫胎于大科學裝置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研究成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近5年來應用推廣取…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5 -
我科學家領銜首次初步實現日冕磁場常規測量
【瞧!我們的前沿科技】光明日報北京10月4日電(記者晉浩天)日冕作為太陽最外層大氣,其磁場是日冕加熱和空間天氣災害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但由于日冕磁場較微弱,各國科學家對于如何開展磁場測量始終未取得太大…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10-05 -
市場人士降低美聯儲降息幅度預期
新華社紐約10月4日電(記者劉亞南)多家美國研究機構4日表示,由于美國最新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人數表現好于市場預期,或將促使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調整利率政策時保持謹慎,預計11月降息幅度可能收窄到…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05 -
中方三問“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調查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4日在安理會審議“北溪”管道問題時說,中方希望有關國家積極同俄羅斯這一“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主要當事方溝通合作,避免將調查政治化。耿爽說,兩年前,“北溪”管道發生爆炸,震…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5 -
清澈的愛 只為中國|昂首向未來
3000多年前,根植于華夏子孫心中的兩個字符——“中國”,被鐫刻于方寸之間。泱泱中華,穿越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走過百年來的風云激蕩,生生不息,仍如旭日朝陽。你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氤氳著生…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5 -
國慶黃金周全國鐵路發送旅客人次累計1億+
9月29日國慶黃金周運輸啟動以來,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1.05億人次,運輸安全平穩有序。10月4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754.7萬人次,連續5天超1700萬人次。10月5日,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中短途客流增…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5 -
聯合國安理會審議“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調查情況
新華社聯合國10月4日電(記者潘云召)應俄羅斯請求,聯合國安理會4日召開會議,審議有關“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調查情況。大多數與會代表重申,反對襲擊或破壞關鍵基礎設施的行為,強調有必要追究肇事者責…
來源:新華網 時間:10-05 -
(中國新貌)曲阜:東方圣城賡續文明互鑒時代新篇
中新社山東曲阜10月5日電題:曲阜:東方圣城賡續文明互鑒時代新篇作者李欣王采怡曲阜,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誕生、講學、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因此也被稱為“東方圣城”。…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5 -
(中國新貌)“從牛背上走下來的火箭總師”的三個夢想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電題:“從牛背上走下來的火箭總師”的三個夢想中新社記者馬帥莎“我是一個從牛背上走下來的火箭總設計師。”作為中國第一代航天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謙遜地自稱。年過八旬的他,…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5 -
紅旗渠精神激勵我們去奮斗、去奉獻(文化中國行·走進專題博物館)
圖①:紅旗渠紀念館外觀。本報記者李卓爾攝圖②:學生在紅旗渠體驗獨輪車運石頭。圖③:學生在紅旗渠紀念館參觀。圖④:紅旗渠紀念館展陳布置。圖…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攬山水入懷 續千年城脈(視線·城市更新)
圖①:廣州市越秀區起義路街景。圖②: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步行街。圖③:廣州傳統中軸線示意圖。圖④: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廣場鳥瞰圖。黃劍攝(人民視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重要貢獻(國際社會看新中國75年成就)
生態興則文明興。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傳承友誼 和衷共濟 共謀發展(大使隨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和羅馬尼亞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和友好傳統。1949年10月5日,中羅建立外交關系,羅馬尼亞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建交75年來,中羅兩國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音)
回望過去,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發展奇跡。展望未來,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國慶假期首日,中國鐵路系統創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融合發展譜新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砥礪奮進七十載)
前不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奇臺農場三十連職工王維鵬時隔多年又重新做起了民宿生意,兩個多月營業額就超過9萬元,“這要感謝兵地融合發展!”202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新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農產品電商大有可為(快評)
河南省光山縣農村電商成功的例子獨特又普遍——鮮為人知的當地特產,觸網走出大山;農民自己當主播,帶火“網紅”農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870.3億元,同比增長1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我在雄安新區安家了”
國慶前夕,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的一個新小區外,沿路掛滿國旗,迎風招展。北京疏解企業、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90后員工賈夢霜搬進新家,玄關處,擺放著一盆盛開的蝴蝶蘭。家…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守護生命驛站 共筑和諧家園(文化中國行)
候鳥遷徙,是一幅自然界美妙的畫卷,一個對歸來的承諾,一種對生命的禮贊。每年全世界都有數以億計的候鳥,在相隔數千甚至上萬公里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往返遷徙,成為世界生命網絡和…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
我國制造業企業總量突破600萬家(新數據 新看點)
本報北京10月4日電(記者林麗鸝)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日前發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制造業企業總量突破600萬家。我國制造業企業的規模和質量逐步提升,國家政策…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5
